[实用新型]一种多芯管总成的扣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68822.0 | 申请日: | 201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45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叶海游;叶茂;林微琴;王天贵;刘海峰;周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煤发展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1/03 | 分类号: | F16L41/03;F16L3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芯管 总成 扣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总成扣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芯管总成的扣压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管道,人们并不陌生,在排水、供热、供气、输送石油等领域运用十分广泛,多根管道通过管总成综合、进行汇总,这是最为普遍、最为常见的一种供应方式,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各个行业的兴起,对于管道的需求量不断加大,管道相关设备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多,拿多芯管总成的扣压装置为例,市面上的多芯管总成的扣压装置种类各异,功能逐步完善,但目前销售的多芯管总成的扣压装置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用户的使用。
比如没有设置密封圈设备和无缝衔接技术,密封性不好,导致管内的气体或液体出现漏出的情况,分管的个数较小,导致集中汇总的工作效率比较低,扣压装置扣压不紧密,材质不好,容易出现损坏的情况,使用成本比较高,更换频繁等,导致了生产需求得不到提高,无法满足使用的需求,为了解决市面上所存在的问题,目前急需改善多芯管总成的扣压装置的设备,能够更方便的为人们服务,促进各个运输领域的不断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芯管总成的扣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芯管总成的扣压装置,包括分管、机壳、扣压螺母、主管和主管密封圈,所述分管上连接有进入口,所述分管的内部安装有齿轮机构和分管密封圈,且齿轮机构的下方固定有分管密封圈,所述机壳的上方设置有分管,所述机壳的底部连接有出口,所述扣压螺母的内侧安装有机壳,所述机壳的内部固定有多通管与分管相连接,所述多通管的下方设置有软管,所述主管的上端安装有软管,所述主管的外侧固定有螺纹,所述机壳上设置有凹口,且扣压螺母与凹口相连接,所述主管密封圈附着于主管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分管的个数为4个,且分管的直径为30mm。
优选的,所述机壳采用无缝衔接技术。
优选的,所述扣压螺母上设置有挡块设备。
优选的,所述主管上的螺纹与扣压螺母上的凹痕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软管的材质为软性耐磨橡胶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多芯管总成的扣压装置,设有分管密封圈、主管密封圈以及采用无缝衔接技术,密封性较好,有效的避免了管内的气体或液体出现漏出的情况,分管的个数为四个,集中汇总的工作效率比较高,扣压螺母上设有挡块,扣压紧密,软管采用软性耐磨橡胶材质,不易出现损坏的情况,使用成本比较低,能够更方便的为人们服务,促进各个运输领域的不断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外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内部示意图。
图中:1、进入口,2、分管,3、机壳,4、扣压螺母,5、出口,6、齿轮机构,7、分管密封圈,8、多通管,9、凹口,10、螺纹,11、主管,12、软管,13、主管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芯管总成的扣压装置,包括分管2、机壳3、扣压螺母4、主管11和主管密封圈13,分管2上连接有进入口1,分管2的个数为4个,且分管2的直径为30mm,分管2的内部安装有齿轮机构6和分管密封圈7,且齿轮机构6的下方固定有分管密封圈7,机壳3的上方设置有分管2,机壳3采用无缝衔接技术,机壳3的底部连接有出口5,扣压螺母4的内侧安装有机壳3,扣压螺母4上设置有挡块设备,机壳3的内部固定有多通管8与分管2相连接,多通管8的下方设置有软管12,软管12的材质为软性耐磨橡胶材料,主管11的上端安装有软管12,主管11的外侧固定有螺纹10,主管11上的螺纹10与扣压螺母4上的凹痕相吻合,机壳3上设置有凹口9,且扣压螺母4与凹口9相连接,主管密封圈13附着于主管11的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煤发展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煤发展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688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口罩双涡轮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后腰板向下伸出部分显著加长的呼吸器背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