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解决消光膜暗斑问题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65792.8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56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勋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5/16 | 分类号: | B29C35/16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5 | 代理人: | 黄少波,袁由茂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决 消光膜暗斑 问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生产领域,特别是一种解决消光膜暗斑问题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薄膜厂家大多数片材从模头出来后需经过水槽进行冷却,然后再进入下一步工序。由于冷辊高速旋转产生冲击力,冷辊的边部会产生大量的水花和气泡,导致未定型的厚片在进入水槽时边部受水花和气泡影响,易产生暗斑质量问题,造成成品大量缺陷降级,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消光膜暗斑问题的装置,保证消光膜的质量,提高成品率,减少损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解决消光膜暗斑问题的装置,包括水槽和安装于水槽内的冷辊,所述冷辊两端的水槽边缘的上端分别固定有至少一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冷辊上消光膜厚片进入水槽的一端相邻,所述支撑架上固定有滤网,所述滤网的侧面与冷辊的端面相接,滤网的上端延伸至水槽上方,滤网的下端延伸至水槽内的液面以下。
进一步,所述支撑架为通过螺栓垂直固定在水槽边缘上端的横杆,所述横杆与冷辊相邻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滤网的夹持部,所述滤网固定于夹持部内,且滤网的侧面与冷辊的端面垂直相接。
进一步,所述滤网为100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易于实施,于水槽的冷辊两侧增加支撑架及滤网,于厚片的入水端将水花和气泡与厚片隔开,有效的避免了还未定型的厚片在进入水槽冷却前受到水花和气泡影响而产生暗斑;经实践证明,可彻底解决消光膜易产生暗斑的问题,提高了成品率和产品质量,减少了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支撑架及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水槽、2-冷辊、3-支撑架、31-横杆、32-夹持部、33-螺栓、4-滤网、5-消光膜厚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解决消光膜暗斑问题的装置,包括水槽1和安装于水槽1内的冷辊2,所述冷辊2两端的水槽1边缘的上端分别固定有一个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与冷辊2上消光膜厚片5进入水槽1的一端相邻。
参照图3所示,所述支撑架3为通过螺栓33垂直固定在水槽1边缘上端的横杆31,所述横杆31与冷辊2相邻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滤网4的夹持部32,所述滤网4固定于夹持部32内,且滤网4的侧面与冷辊2的端面垂直相接。
所述滤网4为100目,滤网4的上端延伸至水槽1上方,滤网4的下端延伸至水槽1内的液面以下。
冷辊2两端的两个滤网4将冷辊2高速旋转产生的水花和气泡隔离,防止进入水槽1的未定型的消光膜厚片5受到水花和气泡影响,彻底解决了消光膜暗斑的问题。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657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固化室
- 下一篇:适用于农用地膜加工时的冷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