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加入生物酶进行酶解食用菌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63796.2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67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刘绍龙;胡子云;包康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龙云大有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1/00 | 分类号: | A23L31/00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53110 | 代理人: | 叶健 |
地址: | 6721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加入 生物酶 进行 食用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酶解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加入生物酶进行酶解食用菌的装置。
背景技术
食用菌味道鲜美,不仅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特点,素有“素中之荤”之称,且富含多糖、膳食纤维等多种功能性物质,在抗肿瘤、增强免疫力、降血压血脂、抗衰老等方面作用明显。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出口大国,占全世界总量的六成以上。目前,我国食用菌加工主要分为初加工(干制、盐渍、罐藏等)和深加工。而据加工企业测算,每加工1kg菇类,初加工后其产值可以增加2~3倍,深加工可以增加10~20倍。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市场需求,食用菌深加工技术和产品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生物酶技术是基于酶解作用选择性破坏植物细胞壁,使植物细胞内的成分更容易溶解、扩散,具有成分浸出率高、减少热敏成分损失、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简化工艺等优势,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饲料工业、纺织和洗涤等。将生物酶技术应用于食用菌深加工,不仅可以有效破坏食用菌细胞壁的致密结构,提高多糖、蛋白质等功能物质溶出,而且也可酶解大分子物质为小分子物质,以便扩散、去杂,改善产品风味。因此,使用生物酶去进行食用菌的加工成为商家们新的加工方式,促使商家去进行相关装置的设计与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加入生物酶进行酶解食用菌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加入生物酶进行酶解食用菌的装置,包括酶解反应器、螺旋泵和旋叶式动态膜滤机,所述酶解反应器连接有食用菌基质入口和生物酶回收通道,在酶解反应器的正中央设置有搅拌轴,在搅拌轴的上端连接第一电机,且搅拌轴的侧面等间距的安装有搅拌叶,所述酶解反应器的下端设有控制阀,所述螺旋泵的上端连接有泵回流阀,所述旋叶式动态膜滤机的内部依次间或设有超滤膜和挡板,在旋叶式动态膜滤机的左右两侧分设有料液入口和料液出口,且旋叶式动态膜滤机的中部安装有主轴,所述主轴连接第二电机,所述料液出口处设置有压力表,所述旋叶式动态膜滤机的下侧安装有出料管,在出料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出料管的正下方设有出料收集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生物酶回收通道上设有压力调节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酶解反应器的内部还安装有温度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旋叶式动态膜滤机与水平地面倾斜5-6°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超滤膜采用的是聚偏氟乙烯膜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便于加入生物酶进行酶解食用菌的装置,通过设置旋叶式动态膜滤机,采用聚偏氟乙烯膜材料制成的超滤膜,其切割分子量为6000,能够限制住小分子呈味物质的通过,并形成成品进入出料收集箱;通过设置生物酶回收通道,作为催化剂的生物酶在酶解食用菌的过程中能够重复利用,减少了原料的投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旋叶式动态膜滤机结构示意图。
图中,1-酶解反应器;2-螺旋泵;3-压力调节阀;4-压力表;5-旋叶式动态膜滤机;6-泵回流阀;7-第一电机;8-温度计;9-控制阀;10-搅拌轴;11-搅拌叶;12-食用菌基质入口;13-生物酶回收通道;14-第二电机;15-主轴;16-超滤膜;17-挡板;18-料液入口;19-料液出口;20-电磁阀;21-出料管;22-出料收集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龙云大有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龙云大有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637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酱油多菌种培养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即食保健品的加工制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