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却炉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61350.6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5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朱亮;钱钢;陆晓焰;毛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18 | 分类号: | F23C10/18;F23J1/02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27 | 代理人: | 顾吉云 |
地址: | 21402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 炉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高温炉灰冷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冷却炉灰装置。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燃料适应性广、热效率高和污染物排放少的优点,适用于我国低品质煤炭储量大和节能减排要求高的国情,在近年来得到大力发展和广泛应用。
循环流化床锅炉关键部件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在近些年不断提高,使得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灰量进一步大大增加,提高了锅炉的燃烧效率、脱硫效率和烟尘的排放量。然而循环灰量太大导致锅炉床温太低,对煤的燃尽率及锅炉稳定运行都不利。因此在运行中通过返料箱放灰管排循环灰,在目前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成为普遍现象。
目前大多数电厂将900℃左右的循环灰直接排至地面,待自然冷却后由人工拉走,费时费力,一方面容易造成电厂环境恶劣、增加热量损失;另一方面存在人员烫伤、发生火灾等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循环灰易造成电厂环境恶劣、增加热量损失、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却炉灰装置,其无需人工搬运,可有效防止电厂环境污染,降低热量损失,同时可减少其存在的人员烫伤、发生火灾等安全隐患。
一种冷却炉灰装置,其包括返料阀,所述返料阀出口焊接连接落灰管道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落灰管道另一端焊接连接冷却装置,所述返料阀与所述冷却装置之间的所述落灰管道上安装有进口控制阀,所述冷灰装置出口端的所述落灰管道上安装有出口控制阀,冷灰通过气力经所述落灰管道输送至灰库。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冷灰装置包括冷却筒体,所述冷却筒体的壳体壁内和壳体内分别排布有冷却水管,所述壳体壁内的冷却水管出水口和壳体内的冷却水管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壳体壁内的所述冷却水管的进水口、所述壳体内的冷却水管的出水口为冷却装置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冷却筒体的壳体壁内的冷却水管的进水口设置于右侧壁,然后穿过筒体进入左侧壁后通过弯道进入后侧壁,然后再次穿过筒体进入前侧壁后伸出,和所述的壳体内的冷却水管的进水口连接;
所述冷却筒体为矩形;
所述壳体壁内的冷却水管包括多个出水口,所述多个出水口分别连接并作为所述壳体内的冷却水管的入水口,所述壳体内的冷却水管呈螺旋式穿插于所述冷却筒体的内部,且每列所述壳体内的冷却水管平行布置,每列所述壳体内的冷却水管包括直管和弯头,所述直管位于所述冷却筒体的内部,所述弯头外露于所述冷却筒体且设置成倾斜状,以确保弯头两端的两根直管之间保持一定的水平间距。
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灰冷却,冷却装置上冷却水管的布置增加了冷却受热面积,从返料阀出来的高温炉灰经冷却装置可有效降低热灰的温度,将冷灰通过气力输送至灰库,全程密闭,无泄漏,从而有效防止了电厂环境污染,降低了热量损失,同时降低了发生安全隐患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冷却装置壳体内的冷却水管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冷却装置的壳体壁内的冷却水管布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冷却炉灰装置,其包括返料阀1,返料阀1出口焊接连接落灰管道2一端,落灰管道2另一端焊接连接冷却装置3,冷灰装置包括冷却筒体6,其为矩形,冷却筒体6的壳体壁内和壳体内分别排布有冷却水管,冷却筒体6的壳体壁内的冷却水管9的进水口设置于右侧壁,然后穿过筒体进入左侧壁后通过弯道进入后侧壁,然后再次穿过筒体进入前侧壁后伸出,和的壳体内的冷却水管11的进水口连接,壳体壁内的冷却水管9出水口10和壳体内的冷却水管11的进水口连接,壳体壁内的冷却水管9的进水口、壳体内的冷却水管11的出水口为冷却装置的进水口7和出水口8,壳体壁内的冷却水管9包括多个出水口10,多个出水口10分别连接并作为壳体内的冷却水管11的入水口,壳体内的冷却水管11呈螺旋式穿插于冷却筒体6的内部,且每列壳体内的冷却水管11平行布置,每列壳体内的冷却水管11包括直管和弯头,直管位于冷却筒体的内部,弯头外露于冷却筒体且设置成倾斜状,以确保弯头两端的两根直管之间保持一定的水平间距,返料阀1与冷却装置3之间的落灰管道上安装有进口控制阀4,冷灰装置3出口端的落灰管道2上安装有出口控制阀5,冷灰通过气力经落灰管道2输送至灰库12。
其工作原理如下所述,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灰冷却,将热灰从返料阀1放出,热灰温度高达900度,打开控制阀4,热灰经落灰管道2落入冷却装置3的冷却筒体6内,冷水从壳体壁内的冷却水管9右侧壁进水口7流入,然后穿过筒体进入左侧壁后通过弯道进入后侧壁,然后再次穿过筒体进入前侧壁,然后从壳体冷却水管前侧壁的7个出水口10流入壳体内的冷却水管11内,最后冷水从壳体内的冷却水管11上的出水口8流出,冷却水管的布置增加了冷却受热面积,有效降低了冷却筒体6内热灰的温度,热灰经冷却装置冷却至100度时,将出口控制阀5打开,冷灰从冷却筒体6内排出,最后通过气力将冷灰经落灰管道2输送至电厂灰库12,全程密闭,无泄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613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
- 下一篇:一种主燃烧器易结焦区解决结焦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