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RFID的果蔬干质量安全精准追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59946.2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8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杨露;王超;辜丽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30036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处理器 服务器 查询装置 溯源信息 处理器连接 信息采集器 质量安全 追溯系统 传感器 处理器 打印机 果蔬 显示屏 溯源 标签 本实用新型 传感器连接 信息传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RFID的果蔬干质量安全精准追溯系统,包括溯源标签、溯源信息查询装置、传感器、打印机、显示屏、WIFI模块、LPC1788处理器、信息处理器、服务器、第一RFID读写器和信息采集器,所述溯源标签与所述溯源信息查询装置和传感器连接,溯源信息查询装置与所述信息处理器连接,所述传感器、打印机、显示屏和WIFI模块均与所述LPC1788处理器连接,所述信息处理器和服务器均与所述LPC1788处理器连接,且信息处理器与服务器之间通过信息传输连接,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与所述信息采集器连接,所述LPC1788处理器内包括第二RFID读写器、SD卡存储器和RS232接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追溯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RFID的果蔬干质量安全精准追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林果制品在食品消费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水果、蔬菜干制后,矿物质成分大多被保留下来,同时便于携带还方便保存,免去了不少麻烦。为促进果品产业健康发展,必须完善监管机制,加强果蔬干安全质量检测,促使果品安全生产,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因此,构建生态林果制品质量安全监控与追溯大数据云平台,建立符合国标的果品“种植—加工—流通—消费者—监管机构”可溯数据链,实现从种植基地到餐桌各环节的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的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都是建立在不可变的刚性数据建模上,难以满足各类用户群体的需要,本系统针对果蔬干制品的重要特征,设计专门用于感知数据处理的基本操作模式和追溯平台,采集感知数据,用于果蔬干制品的动态建模。通过物联网传感技术,实现生态林果制品在生产和流通领域的自动创建,分配,跟踪与管理,以及对生态林果制品的物流供应链关键环节进行实时监控。消费者可以通过微信手机二维码扫描、短信、网络查询等方式实现消费者对生态林果制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全方位、全过程获取。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RFID的果蔬干质量安全精准追溯系统,包括溯源标签、溯源信息查询装置、传感器、打印机、显示屏、WIFI模块、LPC1788处理器、信息处理器、服务器、第一RFID读写器和信息采集器,所述溯源标签与所述溯源信息查询装置和传感器连接,溯源信息查询装置与所述信息处理器连接,所述传感器、打印机、显示屏和WIFI模块均与所述LPC1788处理器连接,所述信息处理器和服务器均与所述LPC1788处理器连接,且信息处理器与服务器之间通过信息传输连接,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与所述信息采集器连接;
所述LPC1788处理器内包括第二RFID读写器、SD卡存储器和RS232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以及信息处理器之间采用基于3G/4G的无线网络数据传输方式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和第二RFID读写器为手持式或固定式读写器。
进一步的:所述WIFI模块采用基于通用串行接口的网络标准嵌入式模块 HLK-RM04,内置TCP/IP协议,实现用户串口、以太网、无线网三个接口之间的转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和第二RFID读写器的控制芯片为非接触式读写芯片典型器件MFRC52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通过设置溯源标签、溯源信息查询装置、传感器、打印机、显示屏、WIFI模块、LPC1788处理器、信息处理器、服务器、第一RFID读写器和信息采集器的组合形式,采用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研发果制品质量安全信息,加强了果制品的安全质量检测,通过溯源大数据的动态数据管理和动态知识发现,消费者能够实时获取到果制品详细信息,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599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片回收装置、暂存器及自助设备
- 下一篇:一种工程构件管控的移动便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