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蒜泥加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59026.0 | 申请日: | 2017-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70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许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雯 |
主分类号: | A47J43/04 | 分类号: | A47J43/04;A47J43/07;A47J4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7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盘 圆柱形容器 漏斗 网孔板 本实用新型 蒜泥加工器 飞刀 盖体 蒜泥 通孔 清洗 底部中心 飞刀电机 出料口 摩擦纹 蒜臼子 拆下 下端 转轴 流出 | ||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蒜泥加工器包括圆柱形容器、磨盘组、盖体、飞刀、网孔板和漏斗,所述磨盘Ⅰ和磨盘Ⅱ的相对面上设置有摩擦纹;上方的所述磨盘Ⅰ与所述圆柱形容器固定连接,下方的所述磨盘Ⅱ的底部中心连接有转轴;磨盘Ⅰ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漏斗的下端位于所述通孔内,所述漏斗的上方设置所述网孔板;在所述盖体上设置有飞刀电机;所述圆柱形容器的底部为斜面,在所述斜面的最低处设置有出料口;在所述圆柱形容器的底部设置有飞刀开关和磨盘开关。本实用新型经过磨盘磨出的蒜泥与使用蒜臼子捣出的基本无异,口感好。圆柱形容器的底部为斜面方便蒜泥流出和清洗,而且,该装置的网孔板和漏斗均可以拆下,便于清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蒜泥加工器。
背景技术
蒜泥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调味品,在家中,人们一般用蒜臼子捣蒜泥,蒜臼子捣出来的蒜泥黏稠,口感好。但是,在一些水饺店等饭店,由于蒜泥需求量大,用蒜臼子不仅费力,而且费时,因此,出现了一种电动蒜泥器,它的原理和豆浆机类似,利用飞刀快速将大蒜切割成粉末,但是,这种飞刀切割的蒜泥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蒜泥,它是由很多细小的蒜颗粒组成的,比较松稀,口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将打算快速加工成真正的蒜泥的蒜泥加工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蒜泥加工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圆柱形容器、磨盘组、盖体、飞刀、网孔板和漏斗,
所述磨盘组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磨盘Ⅰ和磨盘Ⅱ,所述磨盘Ⅰ和磨盘Ⅱ的相对面上设置有摩擦纹;上方的所述磨盘Ⅰ与所述圆柱形容器固定连接,下方的所述磨盘Ⅱ的底部中心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圆柱形容器底部的电机连接;
所述磨盘Ⅰ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漏斗的下端位于所述通孔内,所述漏斗的上方设置所述网孔板;
在所述盖体上设置有飞刀电机,所述飞刀通过飞刀轴设置在盖体的下方;所述盖体与所述圆柱形容器之间设置有对接电插头;
所述圆柱形容器的底部为斜面,在所述斜面的最低处设置有出料口;
在所述圆柱形容器的底部设置有飞刀开关和磨盘开关。
进一步的,在所述圆柱形容器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挡环,所述漏斗的上端位于所述挡环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飞刀轴的底部设置有贴近所述网孔板的叶片。
更进一步的,所述叶片向旋转方向倾斜,所述叶片与所述网孔板成锐角。
优选的,所述磨盘Ⅰ和磨盘Ⅱ均为石磨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首先通过飞刀将大蒜切碎,然后进入磨盘组对大蒜进行挤压磨碎,形成黏稠的蒜泥,然后从出料口流出,经过磨盘磨出的蒜泥与使用蒜臼子捣出的基本无异,口感好。圆柱形容器的底部为斜面方便蒜泥流出和清洗,而且,该装置的网孔板和漏斗均可以拆下,便于清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圆柱形容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磨盘Ⅰ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圆柱形容器1、出料口11、挡环12、凸点13、磨盘组2、磨盘Ⅰ21、通孔211、进料凹槽212、磨盘Ⅱ22、盖体3、飞刀4、飞刀轴41、叶片42、网孔板5、漏斗6、转轴7、飞刀开关8、磨盘开关9、对接电插头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雯,未经许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590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