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倾翻半挂自卸车边门锁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58140.1 | 申请日: | 2017-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07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民成;赵波;李维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成鑫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273 | 分类号: | B60P1/2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45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倾翻半挂 卸车 边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挂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倾翻半挂自卸车边门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侧翻自卸半挂车的侧厢门只是通过门刀或者锁杆锁住,卸货时,需要人工先把门刀或者锁杆打开,然后再侧翻。人工打开每节侧厢门上的最后一个门刀或者锁杆时,货物会从载货底板上落下来,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如专利号CN203592922,专利名称为:一种侧翻半挂车侧厢门用锁紧装置,通过一个外置的液压缸控制一根连杆,该连杆上设置多个锁钩,当液压缸回缩带动连杆回缩,连杆上的多个锁钩也一同退回至锁钩槽,便打开厢门。经过使用后,发现该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结构复杂,需要设置多个锁钩才能把厢门锁紧,另外就是由一端设置的液压缸带动多个锁钩动作,因为能量损耗,远离液压缸的锁钩动作行程达不到预期效果,满足不了锁紧的要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侧倾翻半挂自卸车边门锁紧装置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变锁紧方向、缩短锁紧行程,结构简单的侧倾翻半挂自卸车边门锁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倾翻半挂自卸车边门锁紧装置,用于边厢门和底板边纵梁之间的锁紧,包括设于边厢门上的锁止板、设于所述底板边纵梁内侧壁的安装支架、设于所述底板边纵梁外侧且与锁止板配合的锁钩及与所述安装支架铰接并沿该铰接点旋转实现紧扣或者脱离锁钩的锁止组件。
优选的,所述锁止组件包括气室、中间连杆和锁环,所述中间连杆一端铰接所述气室的伸出端,另一端铰接于所述锁环,所述锁环在锁止板外侧与锁钩配合,所述中间连杆与安装支架的下端铰接。
优选的,所述锁钩为向上设置的L型结构,其与锁止板形成一卡槽,所述锁环与所述卡槽配合。
优选的,所述安装支架一侧与底板边纵梁内侧壁固定,另一侧在内侧向下倾斜延伸,该另一侧的上端面与气室的下端面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支架的截面为梯形结构,其长底面为上端面,与气室的底面连接;短底面为下端面,所述上端面与下端面连接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下端面呈120度夹角,所述第一侧面与底板边纵梁内侧壁贴合,所述第二测面与下端面的转角处为所述安装支架与中间连杆的铰接点。
优选的,所述中间连杆与安装支架铰接点位于中间连杆的1/2位置处,且设于底板边纵梁下方外侧。
优选的,所述锁止板上设有一腰孔,所述腰孔与所述锁钩配合。
优选的,还包括多个门刀、与所述门刀匹配的锁止槽和插板,所述插板设于所述边厢门上,所述锁止槽在所述底板边纵梁上临近所述插板设置,所述门刀在所述插板侧,且与锁止槽呈相对侧的位置处铰接于所述底板边纵梁上。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倾翻半挂自卸车边门锁紧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沿垂直于边厢门的方向进行锁紧,缩短了锁紧行程,能快速响应,达到最佳锁紧效果,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二、通过锁止组件实现边厢门自动打开,避免人工开门的安全隐患;
三、使用高压气源做动力相对于液压动力无污染,而且零部件价格更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倾翻半挂自卸车边门锁紧装置安装于边厢门和底板边纵梁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沿图1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侧倾翻半挂自卸车边门锁紧装置1用于边厢门2和底板边纵梁3之间的锁紧。所述侧倾翻半挂自卸车边门锁紧装置1包括锁止板11、安装支架12、锁钩13、锁止组件14、门刀15、锁止槽16和插板17。
所述锁止板11固设于所述边厢门2上临近底板边纵梁3设置。所述锁止板11上设有一腰孔111。
所述锁钩13固设于所述底板边纵梁3的外侧,与锁止板11配合。即边厢门2盖合后,锁止板11的腰孔111被插入至锁钩13位置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成鑫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成鑫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581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酸液循环式不锈钢管酸洗池
- 下一篇:一种制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