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率的微型电声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57643.7 | 申请日: | 2017-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9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曾庆坪;许景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歌翔音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苏州润桐嘉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61 | 代理人: | 胡思棉 |
地址: | 3438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率 微型 电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讯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率的微型电声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移动通信用便携式电子设备向着轻、薄、小等方向变化,所应用的微型电声器也随之快速发展。现有的微型电声器通常采用动圈式的原理结构,其原理为通过输入交变信号到导线上,使导线在由磁性材料和导磁材料构成的磁间隙里切割磁力线运动,进而带动振膜振动,而振膜的运动又拉伸、压缩空气从而进行声音传播,所以在电声器件里导线在磁间隙里的位置及磁间隙的大小非常关键,也是影响电声器件灵敏度的两个关键因素。但是对于超薄微型电声器装置,由于磁体材料和材料行业发展有关,通常是通过减小磁间隙来达到微型电声器装置的超薄的目的。但是减小磁间隙又往往会会增加导线与导磁件或发声振动膜的干涉风险而降低产品的合格率。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204350290U,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超薄微型电声器装置,包括依次叠加连接安装的前盖、振膜、导线、磁性材料、导磁件磁杯和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绕成与磁性材料外形相同的环形,并且安装在磁性材料和导磁件磁杯形成的磁间隙中。但是现有的微型电声器装置还存在着连接方式单一,散热效果差,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高效率的微型电声器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率的微型电声器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微型电声器装置连接方式单一,散热效果差,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一种高效率的微型电声器装置,包括底座,侧壁,顶盖,磁性材料,线圈,过线孔,连接导线,焊片和触点,所述的侧壁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外缘;所述的顶盖粘接在侧壁的顶部;所述的磁性材料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中心位置;所述的线圈缠绕在磁性材料周围;所述的焊片和触点通过连接导线与线圈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底座和顶盖采用圆盘状铝合金板材,所述的侧壁采用空心铝合金筒体,所述的侧壁无缝焊接在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的底座的外缘还对称设置有固定耳,所述的固定耳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耳孔。
优选的,所述的焊片设置有两个,所述的焊片为U型。
优选的,所述的触点设置有两个,所述的触点设置在底座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的过线孔分别开设在底座和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的顶盖向上凸起,所述的顶盖与磁性材料之间形成冷却腔。
优选的,所述的顶盖上开设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的顶盖的底部还设置有电磁屏蔽泡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率的微型电声器装置广泛应用于通讯器件技术领域。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底座和顶盖采用圆盘状铝合金板材,所述的侧壁采用空心铝合金筒体,所述的侧壁无缝焊接在底座上,有利于生产加工,且圆柱形的整体结构有利于线圈的缠绕,进而可有效提高电声转换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底座的外缘还对称设置有固定耳,所述的固定耳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耳孔,便于对该电声器进行固定。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焊片设置有两个,所述的焊片为U型,可通过锡焊的方式进行连接。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触点设置有两个,所述的触点设置在底座的底部,可通过挤压的方式利用触点进行连接。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过线孔分别开设在底座和侧壁上,有利于连接导线的通过。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顶盖向上凸起,所述的顶盖与磁性材料之间形成冷却腔,有利于拓展冷却腔的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顶盖上开设有散热孔,进一步有利于提高散热效果。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顶盖的底部还设置有电磁屏蔽泡棉,有利于降低外界电磁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耳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座;2、侧壁;3、顶盖;31、散热孔;4、磁性材料;5、线圈;6、过线孔;7、连接导线;8、焊片;9、触点;10、冷却腔;11、电磁屏蔽泡棉;12、固定耳;13、耳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歌翔音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歌翔音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576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借由树脂黏合固定导线的喇叭振动片
- 下一篇:气味情境扬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