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保型多功能气象观测数据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56858.7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0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青;孙鹏;王丽霞;李志文;董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恒冠网络数据处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W1/02 | 分类号: | G01W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冠智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43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区汽车***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多功能 气象 观测 数据 采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采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保型多功能气象观测数据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气象观测对于天气预报、环境监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目前普遍使用地面气象数据采集系统完成温度、湿度、风向、风速、气压和降水量等各类气象要素的实时自动观测,目前国内外已有多个厂家生产气象数据采集系统。如芬兰维萨拉公司的MAWS3系列、江苏省无线电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的DZZ4自动气象站等,但是气象观测数据采集所牵扯的装置众多,根据测量范畴的不同,各个装置安装的方位也就不同,不能进行集中管理,并且现有的气象观测数据采集装置的供电还是依靠电网,此种做法非常不便,在偏远地区用电不便,同时也不利于节约能源。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环保型多功能气象观测数据采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型多功能气象观测数据采集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环保型多功能气象观测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数据箱、主支架、太阳能电池板、升降卡扣和底板,所述数据箱上方固定连接有主支架,所述主支架顶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升降卡扣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升降支架,所述升降支架一侧设置有湿度感应器,所述湿度感应器上方设置有风速传感器,所述升降支架另一侧设置有风向传感器,所述数据箱一侧固定连接有激光粉尘仪,所述底板一侧设置有雨量测量容器,所述雨量测量容器内部设置有液位感应器,所述数据箱内部设置有大气数据计算机,所述大气数据计算机一侧电性连接有信号接入端子,所述大气数据计算机上方电性连接有信号收发器。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箱下方设置有底板。
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架表面通过套筒连接的方式活动连接有升降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箱顶端设置有散热风扇。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内部设置有蓄电池,且蓄电池与各个用电器之间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环保型多功能气象观测数据采集装置:
1.通过设置的太阳能电池板,能够依靠阳光,来为大气数据采集提供足够的电力,避免了偏远地区的供电不便,如遇阴雨天气太阳能电池板内部的蓄电池能够持续供电,以确保装置的正常运行,使得数据采集过程更加环保。
2.通过设置的升降卡扣,能够实现升降支架的高度调节,主支架表面设置有卡口,可通过与升降卡扣的配合对升降支架进行高度调节以及固定,以适应不同使用环境下的数据采集。
3.通过设置的大气数据计算机,能够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整理后的数据通过信号收发器,发射至信号接收站,实现数据的自动化发送,避免工作人员人工采集,可有效缓解气象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4.通过设置的散热风扇,能够对数据箱内部的电子元件进行散热操作,避免长时间的户外暴晒对电子元件造成损害,可有效提高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
5.通过将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湿度感应器、雨量测量容器和激光粉尘仪集为一体,能够有效将各个装置集中起来,便于集中管理,通过蓄电池与各个装置之间电性连接,能够确保各装置的用电需求得到保障,同时也能够确保数据信号的正常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环保型多功能气象观测数据采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环保型多功能气象观测数据采集装置的数据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数据箱;2、主支架;3、升降支架;4、激光粉尘仪;5、太阳能电池板;6、升降卡扣;7、风速传感器;8、风向传感器;9、湿度感应器;10、雨量测量容器;11、液位感应器;12、底板;13、大气数据计算机;14、信号接入端子;15、信号收发器;16、散热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恒冠网络数据处理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恒冠网络数据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568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