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拼板机压线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56218.6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6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江子杨;江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子杨 |
主分类号: | B27G11/00 | 分类号: | B27G11/00;B27G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临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拼板机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拼板机压线机构。
背景技术
拼板机是生产人造板材的重要设备之一,它主要是将制成的规格板条,经过排板、涂胶、挤压、加热等工序制成整幅面实芯板的设备。随着技术的发展,拼板机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在实际的生产中仍然存在许多待改进的地方。拼板机的压线机构是控制胶线行进和拼接面打胶涂胶的机构,现有的技术中,板料对接面打胶有时不稳定,存在打不上胶或者漏打胶的问题,同时胶线上的胶量不方便调整,导致胶线胶量不一致,对拼板的质量造成影响,进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打胶及胶量不稳定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拼板机压线机构,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拼板机压线机构,它包括溶胶池、打胶轴和胶线圈,其要点是所述溶胶池的池壁一边设有固定连接的穿插孔,另一边设有固定连接的刮胶板,底部设有加热棒和保温板;所述刮胶板上设有宽度不等的缝隙;所述打胶轴位于溶胶池的外侧,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两端;所述打胶轴上设有固定连接的胶爪,轴端设有带轮;所述带轮通过皮带与气动马达连接;所述打胶轴一侧设有固定于保温板上的回流块;所述回流块上设有胶槽,底部设有加热棒;所述胶线圈放置在有横板的支架上,胶线圈上的胶线经过溶胶池、刮胶板的缝隙和回流块继续与板料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溶胶颗粒在溶胶池中经过加热棒的加热融化,保温板起到保温作用。此时胶线与拼接板料连接。板料带动胶线从穿插孔,经过溶胶池、刮胶板、回流块继续与板料连接。胶线经过刮胶板时,由于刮胶板上设有宽度不等的缝隙,所以胶线从不同的缝隙穿过,带胶量也是不同的,起到了胶量调节的作用。打胶轴由气动马达提供动力,另外机架上安装有光电检测装置控制打胶轴的抬起,打胶轴抬起时,将胶爪上的热熔胶点触在行进中板料的对接面;胶爪达到行程极限后又回落到胶槽中。本实用新型要点是打胶轴通过安装在机架上的光电检测实现自动打胶;胶线挂胶经过刮胶板的不同缝隙时可以实现挂胶量的调整。有效的解决了打胶及胶量不稳定的技术问题,改善了拼接板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胶线圈2、溶胶池3、刮胶板4穿插孔5、打胶轴6、皮带7、气动马达8、带轮9、加热棒10、回流块11、胶爪12、保温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拼板机压线机构,它包括溶胶池2、打胶轴5和胶线圈1,所述溶胶池边缘一边设有固定连接的穿插孔4,一边设有固定连接的刮胶板3,底部设有加热棒9和保温板12;所述刮胶板上设有宽度不等的缝隙;所述打胶轴5位于溶胶池的外侧,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两端;所述打胶轴上设有固定连接的胶爪11,轴端设有带轮8;所述带轮通过皮带6与气动马达7连接;所述打胶轴一侧设有固定于保温板上的回流块10;所述回流块上设有胶槽,底部设有加热棒9;所述胶线圈1放置在有横板的支架上,胶线圈上的胶线穿过穿插孔,经过溶胶池、刮胶板的缝隙和回流块继续与板料连接。
工作原理:溶胶颗粒在溶胶池2中经过加热棒9的加热融化,保温板12起到保温的作用。胶线圈1上的胶线与拼接板料连接,板料带动胶线穿过穿插孔4,经过溶胶池2、刮胶板3的缝隙、回流块10继续与板料连接,并且粘在板料上。气动马达7通过带轮8带动打胶轴5转动,打胶轴胶爪11上的热熔胶点触到行进中板料的对接面上,带胶爪达到行程极限时,又回落到回流块10上的胶槽中。其要点是打胶轴通过安装在机架上的光电检测实现自动打胶;胶线挂胶经过刮胶板的不同缝隙时可以实现挂胶量的调整。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打胶轴自动打胶,刮胶板调整胶线胶量,有效的解决板料打胶及胶量不稳定的技术问题,保证拼接板的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子杨,未经江子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562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