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文丘里管的大通量水力空化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55644.8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5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魏世超;梅越民;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1/34 | 分类号: | C02F1/34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周庆路;田阳 |
地址: | 30018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空化 圆柱形腔体 环形孔板 流体出口管 水力空化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 流体进口管 文丘里管 圆柱形腔体外壁 文丘里管结构 同轴心设置 局部高温 均匀设置 水力空化 瞬间高压 圆柱形腔 轴心位置 冲击波 扩展段 微射流 中心处 流道 通量 体内 穿过 汇聚 恢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文丘里管的大通量水力空化发生器,包括:圆柱形腔体;多个流体进口管,均匀设置在圆柱形腔体外缘;环形孔板,同轴心设置在圆柱形腔体内;流体出口管,设置在圆柱形腔体的轴心位置;文丘里管结构设置在流体出口管上,水力空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流体沿流体进口管进入环形孔板与圆柱形腔体外壁面之间的空间;流体穿过环形孔板;流体经环形孔板后,产生大量空化气泡,在圆柱形腔体中心处,空化流体汇聚碰撞,产生强烈的空化现象;处理后的流体经流体出口管进入扩展段,随着流道扩展,压力逐渐恢复,空化泡随之又一次发生溃灭,形成微射流和冲击波,产生瞬间局部高温和瞬间高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量大,空化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流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文丘里管的大通量水力空化发生器。
背景技术
空化是指液体内局部压力下降时,液体内部或液固交界面上气体空穴的形成、发展和溃灭的过程。当液体压力降至液体饱和蒸气压甚至以下时,由于液体的剧烈汽化而产生大量空化泡。空化泡随液体流动膨胀、生长。当液体压力恢复时,空化泡瞬间溃灭形成微射流和冲击波,产生瞬间局部高温(1000~5000K)和瞬间高压(1~5×107Pa)。空化可导致水力机械设备性能下降,引起振动、噪声和空蚀破坏等,但空化现象释放的能量也可以加以利用,以实现对化学、物理等过程的强化,达到增效、节能、降耗等效果。
根据空化产生的因素,通常分为声空化、光空化、粒子空化和水力空化四种类型。由于空化产生的效率和工程应用的难易程度,四种模式中,声空化和水力空化是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的热点。目前,声空化仅在实验室取得较好效果,但将其应用于中试或工业化时,会出现空化场不均匀,空化效率下降,通量较小,放大难度较大等问题。
相对于超声空化而言,水力空化设备简单、成本低廉,能产生大规模的空化场,工业化应用的潜力很大,目前已在灭菌、有机污水废水处理、射流清洗以及化工分离等领域得到应用。
中国专利200410021098.5公开了一种通过多孔孔板产生空化的灭菌装置,利用空化发生时产生的瞬间高温高压来对液体原料进行灭菌消毒,该装置具有产量大、效率高、操作方便、瞬间灭菌、局部高温、整体常温等特点,从而避免了液体原料中有效成分的破坏和过热分解。中国专利200410066214.5公开了一种用于化工分离技术领域涡流空化器,可以在较低的温度和不加或者少加化学破乳剂的条件下对含水乳化油或者乳化含油废水进行低成本和高效率的破乳处理。中国专利201120568210.2公开了一种用于污废水处理的水力空化装置,该装置具备多个空化腔道,空化效率高。并可将臭氧引入空化腔,臭氧在水力空化效应所产生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可以分解成具有更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进一步提高了空化效率。该装置内还可设置催化剂TiO2和γAl2O3,产生更多的羟基自由基,进一步强化污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尽管对水力空化的研究逐渐深入,所提出的空化器结构形式增多,但是水力空化的空化强度较小,效率较低,往往不足以起到某些物理化学反应的触发或强化作用。此外,空化反应器处理量较小,大规模处理时需要多台装置并联或串联使用,导致处理系统管路结构庞大、复杂,仍难以工业化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文丘里管的大通量水力空化发生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工作可靠,适于工业化大规模推广应用。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文丘里管的大通量水力空化发生器,包括:
圆柱形腔体,内设有一圆柱形的空腔;
空化增强模块,设置在圆柱形腔体的中心位置;
多个流体进口管,均匀设置在圆柱形腔体外缘,均与圆柱形腔体相连通;
环形孔板,同轴心设置在圆柱形腔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未经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556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水处理装置及海下注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隔油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