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桥再制造焊接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55110.5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98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凯;潘秀琴;王玉;陆振平;丁慧妮;蒋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三联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后桥 制造 焊接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后桥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后桥再制造焊接工装。
背景技术
后桥,就是指车辆动力传递的后驱动轴组成部分。它由两个半桥组成,可实施半桥差速运动。同时,它也是用来支撑车轮和连接后车轮的装置。如果是前桥驱动的车辆,那么后桥就仅仅是随动桥而已,只起到承载的作用。如果前桥不是驱动桥,那么后桥就是驱动桥,这时候除了承载作用外还起到驱动和减速还有差速的作用,如果是四轮驱动的,一般在后桥前面还配有一个分动器。后桥分为整体桥和半桥。整体桥配非独立悬架,如板簧悬架,半桥配独立悬架,如麦弗逊式悬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后桥再制造焊接工装,装置整体便捷易操作,为汽车后桥生产再制造过程提供便利。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汽车后桥再制造焊接工装,包括第一固定管、第二固定管、后桥固定管、转动管、蜗纹盘、卡盘、固定盘、第三固定管;
所述蜗纹盘固定于第一固定管底面,所述转动管安装于第一固定管内;
所述第一固定管和第二固定管之间通过第三固定管连接,所述第三固定管沿圆周方向均布有三个第二条形槽道;
所述固定盘安装于第二条形槽道内,所述固定盘与第二条形槽道滑动连接;
所述卡盘底面开有第三条形槽道,所述卡盘通过第三条形槽道与固定盘滑动连接;
所述后桥固定管安装于转动管、第三固定管、第二固定管内。
进一步地,所述蜗纹盘表面固定有蜗形凸起,所述卡盘另一底面开有蜗纹槽,所述蜗纹槽与蜗形凸起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管周侧内表面固定有限位环,所述转动管周侧开有环形槽,所述限位环与环形槽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管一端面沿圆周方向均布有第一条形槽道,所述第三固定管一端面沿圆周方向均布有三个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与第一条形槽道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管内壁沿圆周方向均布有五个螺旋槽,所述后桥固定管周侧沿圆周方向均布有五个螺旋凸起,所述螺旋凸起与螺旋槽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管一端面固定有限位圆环,所述固定盘端面开有凹槽,所述凹槽与限位圆环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管一端面开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为内螺纹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固定管周侧车有外螺纹,所述第三固定管与圆形槽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卡盘为扇形,扇形圆心处开有弧形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接固定装置,将汽车后桥放置于转动管中,同时将转动管插入固定管中,通过推动转动管,蜗纹盘带动卡盘向中心移动,从而卡紧固定转动管,防止焊接过程中后桥壳体转动,本发明通过条形管道对后桥壳体进行限位,同时通过卡盘夹紧后桥壳体,装置整体便捷易操作,为汽车后桥生产再制造过程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爆炸视图。
图2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固定管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转动管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固定管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卡盘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汽车后桥再制造焊接工装,包括第一固定管1、第二固定管2、后桥固定管3、转动管4、蜗纹盘5、卡盘6、固定盘7、第三固定管8,其中,第一固定管1和第二固定管2通过底座固定于地面,如图1、2所示;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固定管1周侧内表面固定有限位环101,第一固定管1底面开有圆形通孔,所述蜗纹盘5固定于第一固定管1底面,较优的,所述蜗纹盘5表面固定有蜗形凸起;
如图4所示,所述转动管4安装于第一固定管1内,转动管4周侧开有环形槽401,转动管4一端面沿圆周方向均布有第一条形槽道402,转动管4内壁沿圆周方向均布有五个螺旋槽;
所述第二固定管2一端面固定有限位圆环201并开有圆形槽202,所述圆形槽202为内螺纹槽;
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固定管1和第二固定管2之间通过第三固定管8连接,所述第三固定管8一端面沿圆周方向均布有三个连接条801,所述连接条801与第一条形槽道402配合,第三固定管8周侧车有外螺纹,第三固定管8与圆形槽202啮合,第三固定管8沿圆周方向均布有三个第二条形槽道8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三联学院,未经安徽三联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551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泥石流预警器
- 下一篇:一种渔船废气实时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