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层桥梁结构的排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54273.1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8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吴进科;孙强;张鹏;周阳;文言;高明生;汪凉;吴江;张全贺;黄振龙;刘羽;王雄;付贵庆;高万夫;王鹏;陈斌;陈伟;汤明;崔宇声;王彬;张冰;崔少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市政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57 | 代理人: | 罗建书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桥梁 结构 排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多层桥梁结构的排架装置及交叉施工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网络也不断壮大。由于空间有限,设计的桥梁结构层数越来越多,高度也越来越高。而在多层桥梁结构的施工过程中,用于支撑桥梁结构的混凝土排架形式的选择以及布置位置尤为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多层桥梁结构的施工安全、施工进度、施工成本、交通畅通等。
对于主线桥(也可简称为主桥)中间位置存在建筑结构(如车站、展览馆、剧院等),且建筑结构上方需要设置异形箱梁将四个方向的来往车辆进行连通的多层桥梁结构,异形箱梁的施工受到主线桥以及主线桥中间建筑结构的影响,其排架形式的选择以及布置位置也需考虑受限因素。
现有排架形式有如下三种形式:满堂碗扣式排架、满堂盘口式排架、钢管柱结合贝雷梁。
其中的满堂碗扣式排架的基础处理范围大,导致排架搭设位置与主线桥中间位置存在的建筑结构冲突,影响主线桥中间建筑结构的施工进度。
由于中间建筑结构的存在,其中的满堂盘扣式排架无法与临近结构物进行连接,不满足满堂盘扣式排架规范要求,该满堂盘扣式排架的整体稳定性难以保证;而且排架搭设在主线桥上,会堵塞施工道路,不满足道路通畅要求。
对于钢管柱结合贝雷梁施工方法,为保证主线桥车辆通行的净空,贝雷梁不能采用加强贝雷梁,这样其挠度值会超过规范要求,不满足安全性要求。
可见,现有任何一种箱梁排架形式均无法满足上述多层桥梁结构情况的全部施工要求,容易导致无法按时、安全、顺利施工以及交通畅通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排架形式不满足多层桥梁结构施工要求的问题,提供一种多层桥梁结构的排架装置及交叉施工方法,其能够保证工期、安全、道路畅通的施工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层桥梁结构的排架装置,其包括:
交接墩满堂碗扣排架,贝雷梁中间支顶碗扣排架,门洞碗扣排架,钢管柱支撑,贝雷梁和梁底支架;
所述交接墩满堂碗扣排架位于异形箱梁的交接墩柱位置;
所述贝雷梁中间支顶碗扣排架位于主线桥其中一幅桥面上的中间位置;所述门洞碗扣排架位于主线桥另一幅桥面上;
所述钢管柱支撑共四排,分别设置在主线桥的每幅桥的桥底两侧;
所述贝雷梁包括顺桥向贝雷梁和横桥向贝雷梁;所述顺桥向贝雷梁固定连接于所述钢管柱支撑上方,顺桥向方向延伸至异形箱梁两端的墩柱上方;所述横桥向贝雷梁横跨于所述顺桥向贝雷梁、贝雷梁中间支顶碗扣排架和门洞碗扣排架的上方,横桥向方向延伸至异形箱梁两端的墩柱上方;
所述梁底支架位于横桥向贝雷梁的上方,异形箱梁梁底模板下方。
更优选地,所述梁底支架包括:
梁底碗扣排架或方木;
当横桥向贝雷梁距异形箱梁底梁底模板距离大于设定高度阈值时,设置所述梁底碗扣排架位于横桥向贝雷梁的上方,异形箱梁梁底模板下方,并采用满堂碗扣支架形式;
当横桥向贝雷梁距异形箱梁底梁底模板距离小于设定高度阈值时时,支垫所述方木于横桥向贝雷梁的上方,异形箱梁梁底模板下方。
更优选地,所述交接墩满堂碗扣排架与其基础之间放置木板。
更优选地,在贝雷梁中间支顶碗扣排架的底部与主线桥前面之间放置钢板;和/或,在门洞碗扣排架的底部与主线桥前面之间放置钢板。
更优选地,位于中间建筑物范围之内的钢管柱支撑,摆放在中间建筑物框架梁以外。
更优选地,所述横桥向贝雷梁上布设观测点。
更优选地,所述的一种多层桥梁结构的排架装置还包括:
在与主线桥交接的匝道桥底部设置的满堂碗扣排架。
更优选地,在所述交接墩满堂碗扣排架、贝雷梁中间支顶碗扣排架和门洞碗扣排架中,立杆横向间距不小于横间距阈值,纵向间距不小于为纵间距阈值,步距不小于步距阈值;沿着高度方向,每间隔第一间隔阈值则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市政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市市政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542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