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料成型一体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53233.5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98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鼎然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3 | 代理人: | 涂强 |
地址: | 4015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型 一体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具体涉及一种下料成型一体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冷冲压加工的拉延工序中,与刀具相连的上模支座每次均从其初始位置(该初始位置固定不可调)向下冲压,而对于不同厚度的钢材则可能会出现刀具与钢材在冲压进行之前就几乎相互接触,发生干涉,甚至导致钢材根本不能进入到冲压刀具正下方,这就限制了该种冲压设备的工作性能。例如,对于部分较薄的钢材由于钢材本身厚度有限,刀具在初始位置时,刀具的末端面与该薄钢板的上表面之间尚有一段距离(间隙),可以容纳薄钢板通过,正常地实现冲压;而对于较厚的钢板,由于钢板在进入下模支座上时,钢板的上表面已经高于刀具的末端面所在的高度,导致二者之间没有间隙,或者间隙不足,较厚的钢板无法正常通过二者之间的间隙,导致冲压受阻;而对于目前市面上少数具备该功能的设备,其价格高昂,不利于推广,只适合用来加工本身价值巨大的高精度零件。为了充分利用该种设备,所采用的模具工装宜冲压多种厚度规格的板材,同步实现下料、成型,提高设备的灵活性和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设备的冲压机模具冲压钢板厚度规格单一、设备利用率低,不能迅速实现下料成型的技术问题。
一种下料成型一体模具,包括上模支座、下模支座和导料槽;所述上模支座上设置有冲压刀具,所述上模支座与下模支座相对的一侧设有若干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的孔径大于第二孔,在第二孔的孔壁上设有螺纹;
所述冲压刀具包括连接柄和冲压部,所述连接柄上的螺纹段拧入所述第二孔内,所述冲压部靠连接柄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孔内且可在第一孔内自由滑动,在第一孔内还填充有套在的连接柄上的若干垫片,且设有垫片的连接炳始终未完全拧至第二孔的孔底;
所述下模支座上设有与所述冲压部相配合的冲模槽,且下模支座侧面呈T字形,所述下模支座的两翼设置有长条状的通孔和限位块,螺栓贯穿所述限位块和通孔后将限位块可拆卸地固定在下模支座上,所述下模支座一侧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导料槽连接,所述上模支座靠近进料口的一侧设有竖直向下的冲裁刀片,所述下模支座的相应位置处设置有容纳所述冲裁刀片的出屑孔。
进一步地,所述垫片替换为弹簧。
进一步地,每一个所述冲模槽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顶出工件的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竖直地位于下模支座上的盲孔内,在其背面设置有用于推出被第一液压杆顶出的工件的第二液压杆,下模支座正面设有供工件滑出的出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垫片与第一孔的孔底之间还设有套在连接柄上的重型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冲模槽底部可根据要求放置不同厚度的垫铁,所述垫铁用硬质合金制成且与冲模槽光滑接触。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易于实现,功效显著。采用第一孔和第二孔构成的阶梯孔来安装冲压刀具,采用同样设置在上模支座上的冲裁刀片来同时断料,并采用限位块的滑动调节来实现断料长度控制,大大提升工作性能。本实用新型的刀具的连接柄与第二孔螺纹联接,可以通过拧动刀具快速实现刀具在上模支座内的安装高度调节,从而调节刀具与下模支座间的距离,以便使具有更大范围厚度的钢板可以顺利通过、冲压,且另一个重要的作用是,由于刀具初始高度固定不可调,通过调节刀具安装高度还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变刀具的冲压行程,更好地对钢板实现冲压成型;为了保证可靠性,考虑到螺纹联接的承压强度的局限性,本实用新型专门在阶梯孔的第一孔内填充有套在连接柄上的数量适宜的垫片,将冲压时对螺纹的压强分担至垫片上,具体垫片设置数量根据冲压钢板厚度和成型精度而定,以填充满连接柄与冲压部之间台阶和第一孔的孔底之间的空隙为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下模支座的俯视图。
图3为下模支座的左视图。
元件标号说明:上模支座1、下模支座2、导料槽3、第一孔4、第二孔5、连接炳6、冲压部7、垫片8、冲裁刀片9、出屑孔10、限位块11、工件12、通孔13、冲模槽14、螺栓15、进料口16、第一液压杆17、第二液压杆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鼎然工贸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鼎然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532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水冷散热机构
- 下一篇:一种半导体制冷笔记本散热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