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表面鼓包的显示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50834.0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2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杨雄;施立峰;张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虬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鼓包 显示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器,特别涉及一种防表面鼓包的显示器件。
背景技术
显示器件,通常是指LED显示屏,它是一种通过控制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显示方式,由镓(Ga)与砷(As)、磷(P)、氮(N)、铟(In),铝(AL)的化合物制成的二极管,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磷砷化镓二极管发红、黄光,磷化镓二极管发绿光,氮镓铟二极管发蓝光,磷铟镓铝四元素二极管可以发红,橙色,黄,绿色等颜色光。LED显示屏一般用来显示文字、图像、视频、录像信号等各种信息。
目前,现有技术中,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4926708U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中,记载了一种采用荧光膜的白光LED数码显示屏,包括荧光膜、PCB和塑胶外壳,荧光膜通过底面丝印的胶水粘贴在塑料外壳上表面,荧光膜上设置有图案。
但是,上述这种显示屏存在一定的缺陷:为了让荧光膜上的图案能够正常显示,一般荧光膜对应图案的部位与外壳之间是没有胶水的,在荧光膜与外壳之间通过胶水粘在一起时,两者在图案的部位会产生一定的空隙,空隙内存在一定的气体,在使用环境温度产生变化时,被密封在荧光膜和外壳之间的气体会热胀冷缩,从而使荧光膜的表面出现鼓包的现象,严重时甚至还会影响到图案部分的显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表面鼓包的显示器件,防止图案显示区出现鼓包的现象,保障了显示面膜上图案显示区上图案正常显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表面鼓包的显示器件,包括壳体、显示面膜以及位于壳体和显示面膜之间的胶水层,所述显示面膜具有图案显示区,所述壳体与所述显示面膜之间在图案显示区处形成一定的空隙,所述胶水层上开设有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的一端与空隙连通,另一端延伸至胶水层的外边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气通道与空隙连通,空隙内的气体通过导气通道排出到胶水层之外,从而起到排气的效果,防止图案显示区出现鼓包的现象,保障了显示面膜上图案显示区上图案正常显示。
进一步的,所述导气通道包括相连通的直线段部分和弧形段部分,所述弧形段部分的一端延伸至胶水层的外边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体依次通过直线段部分和弧形段部分,然后排出至胶水层外,弧形段部分的形状为弧形,可防止灰尘或异物从弧形段部分进入到导气通道内,保障了导气通道的通畅性。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段部分包括首尾相连呈S形的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S形的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更加不容易让灰尘或异物进入到导气通道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弧形部位于所述直线段部分和所述第二弧形部之间,所述第一弧形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弧形部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弧形部的宽度大于第二弧形部的宽度,可使气体较快的进入到弧形段部分内,从而使气体更容易进入到弧形段部分里面,提高气体排放的效率。
进一步的,显示面膜上凹陷形成有定位凹槽,壳体的表面设置有与定位凹槽定位配合的定位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显示面膜和壳体通过定位柱与定位凹槽的配合,实现显示面膜与壳体的定位贴合,使显示面膜与壳体之间达到较好的贴合效果,有利于显示面膜上图案显示区上的图案显示出来。
进一步的,所述导气通道靠近胶水层外边沿的一端端口内填充有透气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气塞将导气通道的一端端口堵塞,气体可正常从透气塞排出至胶水层外,而灰尘和异物无法从该端口进入到导气通道内,起到防堵塞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塞为海绵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海绵塞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同时,还具有较好的吸水性,可将导气通道端口附近的水分吸走,避免水分通过导气通道进入到空隙内影响LED灯珠的正常工作,从而让保障了本实用新型的电性不会破坏。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面膜表面设置有阻燃塑料薄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燃塑料薄膜贴合在显示面膜上,可起到一定的阻燃效果,避免显示面膜的表面燃烧的情况出现,保障显示面膜使用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阻燃塑料薄膜包括叠在一起的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在对应图案显示区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内填充有弹性透明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虬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虬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508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电缆高阻故障的精确定位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三相配电感应耐压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