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龟粿龟印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50432.0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51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旭芬 |
主分类号: | A23P30/10 | 分类号: | A23P30/10;B26F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龟粿龟 印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龟粿龟印模具。
背景技术
红龟粿,传统民间糕粿食物。流行于福建、台湾地区。为节日祭祀之糯米制食品,扁平约巴掌大小,红色外压龟印内包馅,以植物叶为垫。类似相关的食品有“红片糕”、包卷状,切为小块一般只作为甜点用。闽南人作为节日祭祀之供品外。一些庙宇也会用之为祭祀品,比如:祭祀法主公一般最好的供品都用红龟粿。
制作红龟粿是把捏好的糯米包上馅料,往龟印上一扣压,把龟印图案印在表面,然后再将粽叶或者芭蕉叶等剪好,将没有印龟印的那面放置在剪好的粽叶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红龟粿龟印模具,结构简单,将印龟印和剪植物叶合二为一,使用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龟粿龟印模具,包括盖板和底板,所述盖板底面中部设置有龟印槽和环绕龟印槽的上切刀,所述底板顶面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与上切刀相切的刀座,以使盖板和底板合拢时,上切刀嵌入凹槽内,且上切刀刀尖顶抵到凹槽底部时,盖板和底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盖板两端均设置有方形凸杆,所述底板两端顶部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内侧面上设置有竖向导槽,所述凸杆在导槽内移动,所述导槽顶部一侧设置有内径大于凸杆外径的圆形沉槽,该沉槽与导槽相连通并能让凸杆自由进出,其中一个竖板上的沉槽贯穿竖板。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顶部设置有提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将盖龟印和剪植物叶合二为一,使用方便,而且剪出的植物叶形状统一,不奇形怪状,简化操作流程,减轻劳动量,结构简单。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板的构造示意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盖板的构造示意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竖板的主视图。
图5为图1中P局部放大图。
图中:1-盖板,11-龟印槽,12-提手,13上切刀,14-凸杆,2-底板,21-凹槽,22-刀座,3-竖板,31-导槽,32-沉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5所示,一种红龟粿龟印模具,包括盖板1和底板2,所述盖板底面中部设置有龟印槽11和环绕龟印槽的上切刀13,所述底板顶面设置有环形凹槽21,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与上切刀相切的刀座22,以使盖板和底板合拢时,上切刀嵌入凹槽内,且上切刀刀尖顶抵到凹槽底部时,盖板和底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盖板两端均设置有方形凸杆14,所述底板两端顶部设置有竖板3,所述竖板内侧面上设置有竖向导槽31,所述凸杆在导槽内移动,所述导槽顶部一侧设置有内径大于凸杆外径的圆形沉槽32,该沉槽与导槽相连通并能让凸杆自由进出,其中一个竖板上的沉槽贯穿竖板。
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顶部设置有提手12。
本实施例中,龟印槽内刻印有龟印纹路。
使用时,盖板凸杆一端先全部顶进贯穿竖板的沉槽内,然后再另一端一端,从而把盖板安装在竖板内(取下也是这个步骤),使用时,将盖板凸杆移动到沉槽内,然后翻转盖板,用沾油的毛刷刷一遍龟印槽,然后再翻转回来,让凸杆进入导槽内,将做好的红龟粿放置在粽叶上,然后将粽叶放在底板环形凹槽上,让红龟粿位于龟印槽正下方,压下盖板,提起盖板,就同时完成了剪切和盖印两个步骤,然后提起盖板,翻转刷油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旭芬,未经张旭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504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