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触点式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50216.6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2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贾伟光;牟骏;刘晓骐;李明;张睿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G01K7/2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205 | 代理人: | 刘晓政 |
地址: | 250103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点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充电技术,尤其是一种触点式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平板充电技术,主要采用插接充电方式或无线充电方式对定位模组的充电电池进行充电,但上述两种充电方式存在部分不足。插接充电方式操作相对复杂,对于服刑人来说,插接操作不仅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插接过程不准确的话,长期操作不当,造成充电插头或充电接口的弯折损坏,无法进行充电。这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触点式充电装置,该装置可以满足受限环境下特殊群体暴力插拔设备对设备造成损坏的风险,而且有温度监控,避免充电不当烧毁设备。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触点式充电装置,包括外壳,在外壳内设置有充电电路,充电电路与充电触点连接,本方案的特点是:在外壳前端设置多个格栅,充电触点设置在格栅内,格栅的底部为梯形,充电触点设置在梯形的底部,在梯形的底部设置有磁铁和热敏电阻,热敏电阻通过控制报警电路与报警器连接。
控制报警电路包括桥式整流电路,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串接电解电容C1,有稳压管VD与第一电阻R1串联后串接在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稳压管VD的正极与第一个三极管VT1的基极连接,第一个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与电解电容C1的正极连接,第一个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与热敏电阻RT、第二电阻R2与电解电容C1的负极连接,第一个三极管VT1的发射极通过第三电阻R3、第一滑动变阻器RB1与电解电容的负极连接,第二个三极管VT2的基极通过第一个二极管D1、第四电阻R4、第二电阻R2与电解电容C1的负极连接,第二个三极管VT2的基极通过第四电阻R4、第二电容C2与电解电容C1的负极连接,第二个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与电解电容C1的负极连接,第二个三极管VT2的集电极通过第二滑动变阻器RB2与第一个三极管VT1的发射极连接,第二滑动变阻器RB2的滑动端与第三个三极管VT3的基极连接,第三个三极管VT3的集电极与第一个三极管VT1的发射极连接,第三个三极管VT3的发射极通过第三电容C3与电解电容C1的负极连接,第三个三极管VT3的发射极与第一芯片IC1的Vdd引脚连接,第一芯片IC1的OSC1脚通过第五电阻R5与第一芯片IC1的OSC2脚连接,第一芯片IC1的Vss脚与第一芯片IC1的SEL2脚连接,第一芯片IC1的OUT脚与第四个三极管VT4的基极连接,第四个三极管VT4的集电极通过蜂鸣器B与电解电容C1的正极连接,第四个三极管VT4的发射极与电解电容C1的负极连接,所述的第二个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与第五个二极管VT5的集电极连接,第五个二极管VT5的发射极与电解电容C1的负极连接,第五个二极管VT5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继电器J1与电解电容C1的正极连接,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J1-1串联在充电电路和充电触点之间。
在外壳上设置有散热扇,所述散热扇与电解电容C1并联,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J1-2与散热扇串联。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在该方案中有充电电路可以用于充电,充电电路采用常用充电电路,有格栅,这样可以将充电设备如平板、手机等放入其中,避免过多发生碰撞混乱;格栅的底部为梯形,梯形的下部长度小于上部长度,这样放入充电设备后,会自动滑下,便于进行充电;有磁铁,这样可以吸附充电设备的铁电极,这样使得设备能和充电触点贴合,进行充电;有热敏电阻,可以及时的感知温度,当温度升高时,第二个三极管截止,第五个三极管和第三个三极管导通,这样报警器发出报警,通知控制散热扇进行散热,避免发生事故。报警控制电路采用市电供电,这样就不需要使用壳体内部的电能,能保证报警器的正常工作,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报警控制电路图。
图中,1为外壳,2为格栅,3为散热扇,4为充电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中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502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