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水填料浅层蓄排通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48212.4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2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风;车丽彬;贺翠萍;柴同志;王正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陈薇 |
地址: | 43002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水 填料 浅层蓄排 通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绵城市建设领域,涉及地面径流控制和排水防涝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透水填料浅层蓄排通道。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显著加快,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城市地面硬化加剧,导致雨水径流系数增大,汇流加速,如遇暴雨天气,路面易积水,严重时,易造成城市道路交通瘫痪和人员伤亡。
海绵城市作为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新理念,提出源头减排、中间控制、末端治理的雨水控制思路,并强调解决各种城市水问题时,优先考虑利用自然力量排水,自然渗透、自然积存、自然净化,采用“滞、渍、蓄、净、用、排”六大方式。
然而,降雨丰富的城市,遭遇到特大暴雨后,源头的坑塘和中间的市政排水管渠已经充满,无法及时排放区域内超标雨水,雨水滞留地面形成地面漫流,此时,最需要寻找一个表面导排通道,排除过量雨水。也有文献显示,城市源头过于分散的径流控制设施小于相对集中的末端调控效果,因此中末端调蓄在多雨城市更有利于防止城市内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透水填料浅层蓄排通道,旨在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城市内涝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透水填料浅层蓄排通道,其包括在地表浅层开设的通道本体,所述通道本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集水层、滤水层和蓄排层,所述蓄排层由在竖直方向上多层层叠布置的U型砌块层构成,每一层所述U型砌块层均包括多块纵横排布的U型砌块,所述U型砌块的开口向下,且相邻的所述U型砌块均相互抵接并在所述通道本体的纵向上形成多个平行间隔分布的腔体,每个所述腔体均在纵向上贯穿所述通道本体,所述腔体用于蓄存雨水和/或供蓄存的雨水向下游排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蓄排层的外围环绕有由不锈钢格板组成的紧固框体。由不锈钢格板制成紧固框体并环绕蓄排层的外围(上下左右四壁),作用在于使层叠的砌块相互贴紧,避免滑移变形,同时可有效增加蓄排层的承载力;不锈钢格板为多孔结构,故不影响雨水下渗。
进一步,所述紧固框体与所述通道本体的两侧壁及底壁之间设置有渗水层。设置渗水层,一方面使紧固框体与通道本体的土体之间的空隙得到有效填充,以保证结构稳固,另一方面避免水流直接与土体接触而形成泥浆。
进一步,所述紧固框体的横截面为矩形。即蓄排层及其四壁的环绕的紧固框体呈长方体状。
进一步,在所述蓄排层任一处的横截面上,多个所述腔体的形状均相同。即U型砌块之间规整排布,上下相邻的倒置的U型砌块之间就形成所述腔体的一部分。在通道本体的横截面上,所有腔体对应的面积为蓄排层面积的60%以上,以保证蓄水能力。
进一步,所述U型砌块为预制钢筋混凝土砌块。侧边外壁及封闭端的外壁均为矩形状,以保证同一层砌块之间侧壁相互贴紧,上下层砌块之间,上方的砌块可平稳放置在下层砌块的封闭端的外壁上。
进一步,所述集水层由透水材料基体及嵌入所述透水材料基体上表面的卵石层组成。设置卵石层,当人在其上通行时,凸起的卵石对足底有按摩保健作用。
进一步,所述滤水层及渗水层由中粗砂或碎石铺垫或填充而成。滤水层具有一定清洁雨水的作用,有效防止泥土及颗粒物等杂质进入蓄排层,以免长期杂质沉淀后造成蓄排层腔体堵塞。
进一步,所述通道本体为U型槽状或V型槽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于地表浅层,最上层为集水层,小雨时集水层具有吸水性,保持通道干燥以便行人通行;下部设置有滤水层及蓄排层,暴雨或持续降雨导致雨水超标时,雨水经集水层及滤水层后进入蓄排层并暂时蓄存在相应的腔体内以有效缓解地面集水导致的内涝,腔体是纵向贯穿通道本体的,故其具有一定的排水能力,可将蓄集雨水向下游排放;蓄排层的两侧及底部与通道本体侧壁及底壁的土层之间设有渗水层,晴天时,蓄排层内蓄存的雨水可经渗水层向通道本体附近土体渗透,保证植物生长用水;施工方便,投资省,既有源头径流削减功能,又具有超标雨水调控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透水填料浅层蓄排通道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组成图1所示蓄排通道的蓄排层的U型砌块的主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集水层;2.滤水层;3.蓄排层;4.紧固框体;5.渗水层;6.引水通道;101.透水材料基体;102.卵石层;301.U型砌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482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带吸附功能的暗疮清洁器械
- 下一篇:电机及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