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形固定推送单向活瓣动脉留置针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45901.X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43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淦楠;张刚;陈旭锋;张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玲玲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向活瓣 套管 针座 导管 动脉留置针 空心针芯 本实用新型 手动固定 推送装置 穿刺 手持柄 推送 针芯 导管固定 套管尾部 尾部设置 橡胶活瓣 花瓣状 折叠卡 针座套 中导管 并发症 成功率 血管 穿过 移动 申请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形固定推送单向活瓣动脉留置针,包括:导管、套管、单向活瓣、空心针芯、针座、手持柄和环形手动固定推送装置;其中所述导管设置在套管的前端,所述空心针芯穿过针座固定在针座的中心,针座连接手持柄,空心针芯和针座套在导管和套管内;所述套管的尾部设置有单向活瓣,所述单向活瓣为若干片花瓣状的橡胶活瓣,尾部固定在套管尾部,单向活瓣向套管内折叠卡在套管和针座之间。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使用便捷,本申请的动脉留置针能保证针芯与导管固定,防止穿刺过程中导管移动;同时环形手动固定推送装置使针芯与导管同步进入血管,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形固定推送单向活瓣动脉留置针。
背景技术
有创动脉血压是临床危重症患者病情评估的重要监测指标之一,除动脉血压监测之外,还可采集动脉血标本及进行动态血气分析等。目前临床上外周动脉穿刺常采用Seldinger技术,即采用带空心钢针针芯的动脉留置针穿破血管前壁,进入血管内时可见血液从针尾喷射而出,送入套管同时退出针芯。
但是,现有的动脉留置针在设计上存在一定缺陷,影响临床应用。外周动脉(以桡动脉为例)管腔细、管壁厚、压力高,一旦首次穿刺置管失败,易并发穿刺部位血肿、动脉痉挛甚至搏动无法扪及,造成再次穿刺困难;同一部位行多次穿刺可引起血管远端组织缺血;反复穿刺会导致留置针顶端劈裂产生毛刺,影响使用,而更换穿刺针也增加成本。目前临床常用动脉留置针的针芯与导管不固定,且针芯头端与导管头端不平齐,针芯长于导管,间距约2.5mm。临床应用时需先固定导管后方可行动脉穿刺,影响穿刺成功率。临床上还会出现针芯已进入动脉,并可见血液从针尾喷出,但此时导管头端可能尚未进入动脉,退出针芯后导管内不见回血,导致穿刺失败。为解决这一问题,临床上常在针尾喷血后,针芯与导管再次向前稍作推送,使导管进入动脉后再撤出针芯,但具体推送距离很难估计,且推送后针芯可能穿透血管后壁,造成透壁性损伤。此外,动脉血管压力高、动脉留置针管径粗,穿刺置管成功后因回血速度快,容易造成血液污染和逆行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防止血液从导管内喷射,并且可以固定推送的单向活瓣动脉留置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形固定推送单向活瓣动脉留置针,包括:导管、套管、单向活瓣、空心针芯、针座、手持柄和环形手动固定推送装置;其中所述导管设置在套管的前端,所述空心针芯穿过针座固定在针座的中心,针座连接手持柄,空心针芯和针座套在导管和套管内;所述套管的尾部设置有单向活瓣,所述单向活瓣为若干片花瓣状的橡胶活瓣,尾部固定在套管尾部,单向活瓣向套管内折叠卡在套管和针座之间;套管尾部设置有卡槽,卡槽用于固定设置在手持柄上的环形手动固定推送装置,通过环形手动固定推送装置分离套管和针座,在套管和针座完全分离后,单向活瓣展开将套管尾部覆盖密封。
进一步的,环形手动固定推送装置包括推动环、推动杆、固定环和限定手柄;推动环固定在推动杆的前端,推动环上设置有固定套管尾部卡槽的卡块,推动杆的尾部连接限定手柄,固定环固定在手持柄上,推动杆穿过固定环,推动限定手柄向前,推动杆带动推动环以及套管移动使套管和针座分离。
进一步的,推动杆的长度为3mm。
进一步的,卡槽和卡块的数量为1~3个
进一步的,橡胶活瓣的数量为3~8片。
进一步的,手持柄包括前部的回血观察管和堵塞,所述回血观察管为透明材料制成,中间设置有回血空腔。
本实用新型的动脉留置针,在套管后部设置有单向活瓣,单向活瓣在导管和空心针芯分离前是折叠卡在套管和针座之间,在导管和空心针芯分离后,展开将套管尾部覆盖密封,从而防止血液从导管内喷射处产生污染。并且在套管和手持柄之间设置有环形手动固定推送装置,可以限定导管的推送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459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加热加压输液装置
- 下一篇:阻气型留置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