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44500.2 | 申请日: | 2015-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51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小泉俊彰;吉成拓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11/05 | 分类号: | H02K11/05;H02K11/33;H02K11/02;B25D16/00;B25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杨文娟,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东京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工具 | ||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590000634.5(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5/064752)的名称为“电动工具”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是2015年5月22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来自交流电源的供给电力而动作的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关于利用从商用电源等外部交流电源向整流式马达(commutator motor)供给的电力而驱动的电动工具,例如以前已知有冲击钻(impact driver)。而且,如下的电动工具也已在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中提出,即,使用无刷马达作为马达,能够利用搭载于控制基板的微型计算机(microcomputer)来微细地控制无刷马达的转数。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2-139747号公报
图9是专利文献1所示的电动工具的侧剖视图。该电动工具为冲击钻,具备壳体1、无刷马达10、利用无刷马达10而旋转的击打机构部20、以及连接于击打机构部20的输出部30(图中已定义前后及上下方向)。
壳体1具有:主体部2,收纳无刷马达10、击打机构部20及输出部30的一部分;把手部3,一端连接于主体部2;以及收纳部4,形成于把手部3的另一端。把手部3中设置着触发器5,触发器5与收容于把手部3内的开关机构6连接。使用者能够利用触发器5在对无刷马达10的电力的供给与阻断之间进行切换。
从收纳部4的下部引出电源线40,收纳于收纳部4内的电源盒50连接于电源线40。电源盒50内设置着整流电路基板,该整流电路基板搭载着将从电源线40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整流电路。收纳部4内,还收纳着控制电路基板60,该控制电路基板60搭载着对无刷马达10的旋转等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电源线40与整流电路之间插入有作为噪声滤波器(noise filter)的铁氧体芯(ferrite core)41,铁氧体芯41收纳于把手部3内。而且,用以去除从反相器电路产生的噪声的薄膜电容器42与铁氧体芯41并列地收纳于把手部3内。
由所述控制电路控制的反相器电路搭载于配置在无刷马达10的背后的反相器电路基板(开关元件基板)70。反相器电路具有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71,该IGBT71作为使对无刷马达10的通电导通、断开的例如6个的开关元件,各IGBT71利用与由无刷马达10一起旋转的冷却风扇15所产生的空气流而冷却。所述控制电路包含输出使各IGBT71导通、断开的驱动信号的驱动电路(栅极驱动器)及微型计算机,控制电路基板60与反相器电路基板70的电气连接利用缆线72来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伴随电动工具的高输出化,从反相器电路产生的噪声电压存在增加的倾向。因此,需要增大用以去除从反相器电路产生的噪声的薄膜电容器42的电容。然而,如果要以一个薄膜电容器确保大电容,则必须扩大把手部的内部空间,从而把手部的直径会变大。
本实用新型是认识到该状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便不使把手部的直径变大也能够增大噪声抑制用的薄膜电容器的电容的电动工具。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为利用来自交流电源的供给电力而动作的电动工具,包括:马达;反相器电路,对所述马达进行驱动;整流电路,输出对所述反相器电路的供给电压;以及两个无极性电容器,并联连接于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子间。
所述两个无极性电容器也可均为薄膜电容器。
也可为,所述两个无极性电容器搭载于共用的一个基板,两根导线从所述基板延伸,一根导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两个无极性电容器的一端,另一根导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两个无极性电容器的另一端,双方的导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整流电路。
也可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收纳所述马达的主体部、及一端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把手部,所述两个无极性电容器收纳于所述把手部。
也可为,所述壳体具有设置于所述把手部的另一端的收纳部,从所述收纳部引出电源线,所述整流电路收纳于所述收纳部。
也可为,包括扼流圈,所述扼流圈分别设置于与所述整流电路连接的电源输入线上,所述多个扼流圈收纳于所述收纳部。
也可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收纳所述马达的主体部、一端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把手部、及设置于所述把手部的另一端的收纳部,所述两个无极性电容器收纳于所述收纳部,分别设置于与所述整流电路连接的电源输入线上的扼流圈收纳于所述把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工机株式会社,未经日立工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445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