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脚帐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42077.2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7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周南庆;毛慕华;陈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秋野地(厦门)户外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5/00 | 分类号: | E04H15/00;E04H15/34;E04H15/56;E04H15/6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22 福建省厦门市海***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板 固定支架 主支杆 帐篷单元 底端 支脚 本实用新型 高脚 帐篷 顶端间隔 隔板设置 用户休息 隔板隔 弧形杆 帐篷布 底面 副杆 隔空 侵扰 置物 蚊虫 配合 休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脚帐篷,其包括至少一组帐篷单元及配合在帐篷单元上的帐篷布,每一组帐篷单元包括多根支脚、一隔板以及一固定支架,所述支脚的顶端间隔设置在隔板的底面,隔板的后端配合在所述固定支架上,该固定支架包括两主支杆及连接两主支杆的至少一副杆,所述主支杆为弧形杆,主支杆的底端置于地面,所述隔板设置在两主支杆的顶端与底端之间,主支杆的顶端朝向隔板的前端。本实用新型的隔板通过支脚及固定支架隔空设置在固定支架的顶端及底端之间,隔板底部的空间可供使用者进行篷内活动或者置物,用户休息时,可进入固定支架与隔板之间形成的休息空间内,隔板隔空设置可避免蚊虫蛇蚁的侵扰,使用更为舒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帐篷,特别是指一种高脚帐篷。
背景技术
帐篷的结构形式多样,中小型的帐篷是因应便携及野外露营使用,而较大型的凉亭式折叠帐篷是用于户外的遮阳使用。
传统的凉亭式帐篷是由四个支柱支撑篷顶支架及披覆于篷顶支架上的帐篷布构成。其遮阳面积是由各支柱支撑帐篷布的外边形成的篷顶面积,相较于具有底布的便携式户外帐篷,这种凉亭式帐篷虽然具有较大的篷内活动空间,但是不具备躺着休息的功能;而具有底布的便携式户外帐篷虽然具有底布供用户躺着休息,但是其篷内活动空间窄小,无法直接于帐篷内铺设户外桌或者进行其他活动,并且底布直接铺设在地面,容易受到蚊虫蛇蚁的侵扰。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现有帐篷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篷内活动空间及躺着休息功能,并且休息时不易受到蚊虫蛇蚁侵扰的高脚帐篷。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高脚帐篷,其包括至少一组帐篷单元及配合在帐篷单元上的帐篷布,每一组帐篷单元包括多根支脚、一隔板以及一固定支架,所述支脚的顶端间隔设置在隔板的底面,隔板的后端配合在所述固定支架上,该固定支架包括两主支杆及连接两主支杆的至少一副杆,所述主支杆为弧形杆,主支杆的底端置于地面,所述隔板设置在两主支杆的顶端与底端之间,主支杆的顶端朝向隔板的前端。
两主支杆相对的一端设有供所述隔板配合的连接片,所述隔板的两端设置在对应的连接片上。
所述主支杆的顶端与隔板的前端平齐。
所述主支杆的顶端突出隔板的前端。
所述支脚与隔板固定设置。
所述隔板包括两横杆及配合设置在两横杆之间的多根纵杆,各纵杆与横杆可拆装的配合在一起。
所述的高脚帐篷还包括一连接地面与隔板的梯子。
所述高脚帐篷还包括设置在隔板外周的护栏,护栏上设有开口,所述梯子设置在开口处。
所述固定支架的副杆两端端口处设有带螺纹孔的铁片,所述主支杆设有对应螺纹孔的锁孔,通过螺丝将主支杆与副杆固定在一起。
所述帐篷单元包括两组或者两组以上,各帐篷单元自由组合。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高脚帐篷将固定支架的主支杆设计呈弧状结构,固定支架外披覆帐篷布,该高顶帐篷的隔板通过支脚及固定支架隔空设置在固定支架的顶端及底端之间,隔板底部的空间可供使用者进行篷内活动,例如架设桌子打牌、烧烤、泡茶等,隔板底部的空间也可用来停靠车辆或者放置物品等,用户休息时,可进入固定支架与隔板之间形成的休息空间内,隔板隔空设置可避免蚊虫蛇蚁的侵扰,使用更为舒适。特别是,当本实用新型高脚帐篷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帐篷单元时,可将各个帐篷自由DIY组合,从而满足多人使用或者多种使用需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秋野地(厦门)户外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秋野地(厦门)户外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420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