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端盖、泵体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35131.0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9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律刚;单彩侠;李小雷;方琪;马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11522 | 代理人: | 梁永芳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压缩机 空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端盖、泵体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在低温制热工况下运行一段时间后,室外机会结霜,当结霜到一定程度,空调器会进行除霜工作,此过程会出现压缩机吸气带液,形成“液击现象”。吸气过程中气态制冷剂夹杂液态制冷剂进入泵体时,液态制冷剂会产生较大的瞬间冲击力,容易导致压缩机泵体零件变形或者断裂,不利于压缩机的长期可靠性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端盖、泵体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能够有效减少进入到泵体内的液态冷媒,减少或者避免压缩机内的液击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端盖,包括本体,本体包括第一排气通道、第一吸气通道和设置在第一吸气通道内的分液器,本体还包括位于分液器外周与第一吸气通道之间并用于容纳分离出的液态冷媒的容液腔,分液器内设置有与第一吸气通道连通的第二排气通道,本体的第一吸气通道出气端设置有气化通道,气化通道与第一排气通道之间相互隔离,气化通道与容液腔连通。
优选地,气化通道沿第一排气通道的周向延伸,气化通道与第一吸气通道相隔离,容液腔通过第一连通通道与气化通道连通。
优选地,气化通道具有两端,容液腔连通至气化通道的第一端。
优选地,第一连通通道的第一端连接在容液腔的底部,第一连通通道的第二端连通至气化通道的第一端。
优选地,第一吸气通道包括连通的径向段和轴向段,轴向段设置在气化通道的两端之间,分液器设置在轴向段。
优选地,第一吸气通道的径向段对应分液器的外周壁设置。
优选地,第二排气通道的进气口设置在分液器的中部或上部的位置,分液器的顶部直接与轴向段的顶部接触密封。
优选地,第一吸气通道的截面为圆形,分液器包括圆柱段和锥台段,圆柱段与第一吸气通道密封配合,锥台段与第一吸气通道形成容液腔。
优选地,分液器的第二排气通道的顶部与第一吸气通道连通。
优选地,锥台段的外周面具有向着第二排气通道的进气端延伸的螺旋导流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泵体组件,包括端盖和静盘,该端盖为上述的端盖,静盘设置有第二吸气通道,第二吸气通道设置在第二排气通道的出口端,气化通道与第二吸气通道连通。
优选地,当气化通道具有相隔开的两端,容液腔连通至气化通道的第一端时,第二吸气通道连通至气化通道的第二端。
优选地,第二吸气通道和气化通道之间通过斜向设置的第二连通通道连通,第二连通通道相对于第二吸气通道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到60度。
优选地,端盖和静盘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上设置有连通第一吸气通道和第二排气通道的第三吸气通道,气化通道经密封圈与第二吸气通道连通。
优选地,密封圈上还设置有辅助通道,气化通道通过辅助通道与第二吸气通道连通。
优选地,辅助通道的形状与气化通道的形状相匹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泵体组件,该泵体组件为上述的泵体组件。
优选地,气化通道的体积为压缩机的排量的2至3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该压缩机为上述的压缩机。
优选地,压缩机为高压腔涡旋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端盖,包括本体,本体包括第一排气通道、第一吸气通道和设置在第一吸气通道内的分液器,分液器与第一吸气通道密封配合,本体还包括位于分液器外周与第一吸气通道之间并用于容纳分离出的液态冷媒的容液腔,分液器内设置有与第一吸气通道连通的第二排气通道,本体的第一吸气通道出气端设置有气化通道,气化通道与第一排气通道之间相互隔离,气化通道与容液腔连通。该端盖本体上设置有分液器,可以将进入到第一吸气通道内的气态冷媒和液态冷媒分离出来,使得液态冷媒存储在容液腔内,气态冷媒经第二排气通道排出端盖,液态冷媒可以进入到设置在第一排气通道外周的气化通道,从而与从排气通道排出的高温冷媒进行换热,吸收高温冷媒的热量气化,然后从气化通道处再次进入到吸气通道内参与冷媒循环,经过此种方式,可以利用压缩机自身产生的热量对液态冷媒进行加热,使其在进入到泵体组件内时能够更加有效地蒸发为气态冷媒,从而大幅减少进入泵体组件内的液态冷媒,避免了液态冷媒进入到泵体组件内之后发生液击现象,避免了液击对压缩机造成的损毁,提高了压缩机工作的可靠性,可以有效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351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媒加热装置以及空调机组
- 下一篇:负压粉料无尘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