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筒类压力容器的内壁电磁感应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32870.4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4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赵朋成;韩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6/02 | 分类号: | H05B6/02;H05B6/10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蒋青言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容器 内壁 电磁感应 加热 装置 | ||
一种筒类压力容器的内壁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它涉及焊接辅助加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筒类压力容器的内壁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它包含旋转电机、减速器、固定平台、支撑架、旋转体、可拆卸体、导电滑环、内孔、感应加热器、底座、升降机、滚轮组成;固定平台和支撑架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固定平台的上端旋转电机和减速器,减速器一端的连接旋转体,旋转体的另一端固定感应加热器从而实现对大型厚壁压力容器的均匀旋转加热。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效率高、加热速度快的特点;节能环保;通过感应加热器的旋转解决了工件被加热的局部热温度不均匀的问题。它采用非接触式内壁加热方式,不影响在工件外壁进行其它作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辅助加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筒类压力容器的内壁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型厚壁筒类压力容器的内壁进行局部电磁感应加热,满足该种工件焊接时对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的加热要求。加热时热源和工件可相对静止也可以一定的转速相对运动,实现对大型厚壁压力容器类工件加热时所需局部加热区域温度分布的均匀性。
对厚壁大直径压力容器焊接时需要对该工件进行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目前普遍使用火焰加热或电阻加热,火焰加热存在着一些工程问题,加热效率低,污染严重,操作环境严峻,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电阻加热与电磁感应加热均使用电能,但同等条件下,电磁感应加热比电阻式加热方式节电60%以上,预热时间缩短2/3,而且,电阻加热,加热电缆本身产生热量,使用寿命短,因此电阻式加热需要经常维护和定期更换加热圈,后期维护费用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筒类压力容器的内壁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它采用电磁感应加热取代火焰加热和电阻加热,其具有加热效率高、无污染、温度易于精确控制等优点;通过感应加热器的旋转解决了工件被加热的局部热温度不均匀的问题;采用非接触式内壁加热方式,不影响在工件外壁进行其它作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旋转电机1、减速器2、固定平台3、支撑架4、旋转体5、可拆卸体6、导电滑环7、内孔8、感应加热器9、底座10、升降机11、滚轮12组成;固定平台3和支撑架 4设置在底座10上,所述固定平台3的上端旋转电机1和减速器2,减速器2 一端的连接旋转体5,旋转体的另一端固定感应加热器9从而实现对大型厚壁压力容器的均匀旋转加热。
所述旋转体5的中部为可拆卸体6,旋转体5在其放置感应加热器9的左侧开一个内孔8,将感应加热器9的导线电缆通过该内孔8连接到导电滑环7 上。防止热辐射对导线电缆形成热损伤,可以安装不同长度的可拆卸体,以满足加热不同长度大型厚壁筒类压力容器的需求。
所述支撑架4由支撑架底座15和支撑架上部13组成,两者通过螺栓进行固定,用于支撑旋转体,并保证其转轴固定。
所述支撑架4的内部设置轴承14,其主要功能是支撑旋转体5,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
所述感应加热器9的左侧设置一个导电滑环7。在旋转过程中,旋转体 360度无限制连续旋转时,导线需连接到感应加热带上去,就会导致导线缠扭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电旋转连接器,也就是导电滑环来传输动力和信号的旋转连接。
所述固定平台3和支撑架4通过焊接或者螺栓的方式与底座10连接,底座10与下方的升降机11连接,升降机11下方装有滚轮12。既可以实现装置的上下移动,也可以实现整体的直线运动,可以实现对大型厚壁筒类压力容器的步进式内壁局部加热。
所述升降机11主要由升降发动机16、铰链17、立柱18、升降平台19、液压缸20、滚动滑轮21、升降平台底座22组成。可以实现装置的上下移动,以适应不同场合、不同高度下对大型厚壁筒类压力容器的加热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328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体水面光伏漂浮装置
- 下一篇:一种鼻科临床手术给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