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体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30896.5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0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春;魏硕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管 蒸汽室 手柄 切换开关 壶体 液体加热器 互不连通 温控器 蒸汽口 进气口 本实用新型 进气口连接 工作稳定 壶体侧部 互不干涉 蒸汽开关 底盖 启闭 家用电器 连通 观察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电器,尤其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器,包括壶体、设于壶体侧部的手柄、设于壶体与底盖之间的温控器,以及连通壶体的蒸汽口和温控器上的蒸汽开关的第一蒸汽管和第二蒸汽管,所述手柄上设有第一蒸汽室和第二蒸汽室,所述第一蒸汽室与第二蒸汽室互不连通,还包括设于所述手柄上的切换开关,所述第一蒸汽室和第二蒸汽室的一侧分别与第一蒸汽管和第二蒸汽管的进气口连接,另一侧与所述切换开关配合以启闭第一蒸汽管和第二蒸汽管的进气口。通过手柄将蒸汽口与第一蒸汽管和第二蒸汽管连接,且在手柄设置互不连通的两个蒸汽室,使得第一蒸汽管和第二蒸汽管在工作过程中互不干涉,工作稳定。另外,切换开关设于手柄上,操作方便,易观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电器,尤其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热水壶等加热容器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 生活中。但是现有的机械式的电热水壶的功能太单一,只能在一种情况下才能跳断,采用电子式的电热水壶,成本太高,不能够符合现有大众的消费水平。
例如,因为在我国的城市用水通常采用氯气作为消毒剂,所以自来水中会有残余的氯气溶解在水中。因为氯气对人体有害,为了避免人体摄入氯气,可使电热水壶等液体加热器具有除氯功能。具体的,电热水壶一般采用电子式除氯方式,即利用温度传感器检测电热水壶中的水是否烧开沸腾,当水沸腾后,再利用控制电路延时向电源输出断开信号,以进行延时加热,从而使水中溶解的氯气在沸腾的状态下被去除。然而,利用电热水壶的控制电路向电源延时输出断开信号,需要设计 复杂的逻辑控制电路,成本较高。或者,通过操控启动装置来设定机械定时器的预设计时周期,从而设置除氯时间,但是,操作复杂,不利于提升消费者的使用体验。而且,现在生活中净水机应用越来越宽广泛,因此,同时也需要不需要除氯的快速加热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稳定,使用更为方便安全的液体加热器。
一种液体加热器,包括内胆、设于内胆侧部的手柄、设于内胆与底盖之间的温控器,以及连通内胆的蒸汽口和温控器上的蒸汽开关的第一蒸汽管和第二蒸汽管,所述手柄上设有第一蒸汽室和第二蒸汽室,所述第一蒸汽室与第二蒸汽室互不连通,还包括设于所述手柄上的切换开关,所述第一蒸汽室和第二蒸汽室的一侧分别与第一蒸汽管和第二蒸汽管的进气口连接,另一侧与所述切换开关配合以启闭第一蒸汽管和第二蒸汽管的进气口。
进一步地,所述切换开关包括操作部和阻挡部,操作部作用在阻挡部上,所述阻挡部伸入手柄内与所述第一蒸汽室或第二蒸汽室配合以封堵第一蒸汽室或第二蒸汽室的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阻挡部为一平板,第一蒸汽室和第二蒸汽室在同一水平线上左右设置,所述操作部左右滑动带动阻挡部左右滑动以启闭第一蒸汽室和第二蒸汽室;
或者,所述阻挡部为一平板,第一蒸汽室和第二蒸汽室错位设置,所述操作部左右滑动带动阻挡部左右滑动以启闭第一蒸汽室和第二蒸汽室。
进一步地,所述阻挡部为一平板,所述第一蒸汽室和第二蒸汽室在同一垂直线上上下设置,所述操作部上下按压带动阻挡部上下运动以启闭第一蒸汽室和第二蒸汽室。
进一步地,所述平板上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第一蒸汽室或第二蒸汽室配合以导通蒸汽口和第一蒸汽管或第二蒸汽管。
进一步地,所述切换开关还包括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操作部和手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上设有限位部,所述操作部或所述阻挡部抵持所述限位部以停止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部与阻挡部之间设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从所述操作部向内胆方向弯折。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部上设有避让孔。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部与所述阻挡部为分体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308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