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蒸养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29697.2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3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罗信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国能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24 | 分类号: | B28B11/24 |
代理公司: |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2109 | 代理人: | 杨云 |
地址: | 652300 云南省红河***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蒸养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养釜,尤其涉及一种立式蒸养釜;属于压力容器。
背景技术
蒸养釜又称蒸压釜,是一种体积庞大的大型压力容器,其用途十分广泛;可应用于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管桩、灰砂砖、煤灰砖、微孔硅酸钙板、新型轻质墙体材料、保温石棉板、高强度石膏等建筑材料的蒸压养护。同时还广泛适用于橡胶制品、木材干燥和防腐处理、重金属冶炼、耐火砖浸油渗煤、褐煤处理、化纤产品高压处理以及保温材料、纺织、军工等需压力蒸养的产品。
目前,蒸养釜普遍为卧式结构,存在以下缺陷:
1)当用于处理褐煤等颗粒类含水物料干燥脱水时,容积利用率低(不足40%);
2)进出料操作麻烦、效率低;
3)容易造成对釜体的腐蚀,直接影响蒸养釜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容积利用率高,进出料操作简单方便、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立式蒸养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罐状结构的釜身本体;所述釜身本体竖直固定在底座上,该釜身本体的上端口有顶盖、该釜身本体的下端口有底盖;釜身本体中有加热装置和排气疏水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由竖直固定在釜身本体上半部分且均匀分布的多根上蒸汽管、竖直固定在釜身本体下半部分且均匀分布的多根下蒸汽管构成,所述排气疏水装置由多根竖直固定且均匀分布的抽气疏水管构成。
釜身本体的下端口有倾斜布置并与之连通的导料管,底盖安装在该导料管的出口处;导料管中有两个水平安装的卸料器,靠近所述出口处的位置有与导料管连通的排水口;釜身本体中有通过支架竖直固定的电极,该电极与固定在釜身本体表面的接线柱电连接;釜身本体的下半段有与之内部连通的空气炮连接口;釜身本体上分布有多个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因此具有诸多优点;具体分析如下:
1)釜身本体由于采用了竖直布置方式,当将其用于对褐煤等颗粒类物料进行脱水处理时,只需通过皮带输送装置即可将物料从上端口直接送入釜中,提高了进料效率;彻底避免了传统卧式蒸养釜需进行物料堆码操作的麻烦。
2)由于可利用物料自身的重量将釜身本体内部空间填满,因此容积利用率高。
3)由于在釜身本体的下端口设置了可开启的底盖,因此放料十分方便快捷,提高了出料效率。
4)由于在釜身本体中增加了电极,因此通过辅助电源即可避免在处理过程中因电化学反应而导致釜身本体遭受腐蚀而损坏的缺陷,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中:顶盖1、釜身本体2、抽气疏水管3、电极4、上蒸汽管5、检修孔6、卸料器7、导料管8、排水口9、底盖10、底座11、空气炮连接口12、下蒸汽管13、传感器14、接线柱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罐状结构的釜身本体2竖直固定在底座11上,该釜身本体的上端口有可开启的顶盖1、该釜身本体的下端口有可开启的底盖10,釜身本体2中有加热装置和排气疏水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由竖直固定在釜身本体2内上半部分且均匀分布的多根上蒸汽管5、竖直固定在釜身本体2内下半部分且均匀分布的多根下蒸汽管13构成,所述排气疏水装置由多根竖直固定且均匀分布的抽气疏水管3构成。由于釜身本体2的高度尺寸较大,为了保证釜身本体2内上半部分的物料和下半部分的物料受热均匀,因此采用上蒸汽管5和下蒸汽管13构成的加热装置。
为了便于控制釜身本体2内的温度和压力,在釜身本体2上分布有多个传感器14。
为了便于放出物料,在釜身本体2的下端口出有倾斜布置并与之连通的导料管8,底盖10安装在该导料管8的出口处。
为了避免物料卡塞,在导料管8中安装有两个水平布置的卸料器7。
为了便于排除冷凝水,在靠近导料管8的出口处有与该导料管连通的排水口9。
为了避免因发生电化学反应而导致釜身本体2受到腐蚀,电极4通过支架(图中未标示出)竖直固定在釜身本体2中,该电极与固定在釜身本体2表面的接线柱15电连接。
为了避免放料时发生堵塞,在釜身本体2的下半段固定有与之内部连通的空气炮连接口12。
为了便于维修,在釜身本体2上设置有与内部连通的检修孔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国能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国能清洁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296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压母线温湿度监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危险源监管装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