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速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28728.2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7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葛飞;陈杰;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P1/00 | 分类号: | G01P1/00;G01P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周放,张春雨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的制造加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轮速传感器。
背景技术
汽车轮速传感器是整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用于测量汽车车轮的转速,对于现代汽车而言,轮速信息是必不可少的。轮速传感器的原理为:齿圈转动时,会使得穿过传感器的磁力线密度发生变化,因而引起传感器内部电压变化,经过转化成脉冲信号,以得出车速。
如图1和图2所示,其示出了一种现有的轮速传感器。该轮速传感器安装在后桥桥壳上,通过控制桥壳尺寸及齿圈的尺寸,实现传感器头部与齿圈间隙满足0.3-1.2mm的要求。
上述轮速传感器在安装使用的时候存在以下问题:1)轮速传感器在后桥桥壳上安装,传感器加强筋起到导向作用,但是轮速传感器与后桥桥壳的配合无法起到密封作用,会导致后桥漏油等可靠性故障。2)传感器加强筋增加了传感器重量,同时传感器加强筋由于需要起到导向的功能,所以其表面的精度要求较高,工艺实现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速传感器,在保证传感器功能的前提下,提高传感器与后桥桥壳的配合密封性,减轻传感器重量,降低工艺实现难度,提高传感器及整车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速传感器,其中,包括:
传感器线束端;
传感器头部,传感器头部为柱状,柱状结构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容置凹槽,容置凹槽内嵌设有软质密封圈,传感器头部穿过后桥桥壳上的传感器容置孔设置,传感器头部外周面上的软质密封圈与传感器容置孔的内表面接触密封;
传感器安装板,传感器安装板设置在传感器线束端和传感器头部之间,传感器安装板上设置有固定连接孔,后桥桥壳上对应设置有传感器安装孔,通过固定连接孔和传感器安装孔的配合使用,可将轮速传感器固定在后桥桥壳上。
如上所述的轮速传感器,其中,优选的是,传感器安装板的底面上设置有限位凸台,后桥桥壳的顶面上对应设置有限位凹槽,限位凸台与限位凹槽相互扣接,可实现轮速传感器在后桥桥壳上的安装定位。
如上所述的轮速传感器,其中,优选的是,传感器安装板上的固定连接孔的底部开口处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台,后桥桥壳上的传感器安装孔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第一限位凹槽,第一限位凸台可扣接在第一限位凹槽中。
如上所述的轮速传感器,其中,优选的是,传感器安装板上与传感器头部相接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限位凸台,后桥桥壳上的传感器容置孔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第二限位凹槽,第二限位凸台可扣接在第二限位凹槽中。
如上所述的轮速传感器,其中,优选的是,传感器线束端、传感器安装板、传感器头部为一体成型设置,传感器线束端和传感器头部共轴,传感器安装板自传感器线束端和传感器头部的中心轴线垂直向外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轮速传感器具有以下优点:
1)实现了轮速传感器与后桥配合的密封性,保证了零部件及整车的可靠性。
2)增加了凸台限位结构,提高了安装方便性,结构简单可靠,较为实用。
3)轮速传感器的重量减轻、成本降低,制造工艺得到了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轮速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轮速传感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轮速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轮速传感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轮速传感器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传感器线束端 2-传感器头部 3-传感器安装板 4-后桥桥壳 21-容置凹槽 22-软质密封圈 31-固定连接孔 32-第一限位凸台 33-第二限位凸台 41-传感器容置孔 42-传感器安装孔 43-第一限位凹槽 44-第二限位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轮速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轮速传感器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轮速传感器的安装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287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摄像头清洗功能的内窥镜
- 下一篇:电机安装结构及使用其的新风除霾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