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老化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28016.0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3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郑伟杰;曾乘胜;菅红梅;林文宝;冯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B65G3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老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路、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成老化车。
背景技术
现有生产工装车主要不足是只承担转移电源产品的功能,产品老化验证过程中还需搬运转移到老化室老化设备上进行老化,老化完成后还需搬运转移到检验区检验和包装区包装,存在生产过程的搬运浪费和空间浪费。
中国专利CN201670510U公开了一种电源嵌入式老化车,属于设备老化技术领域,其结构包括老化车,所述的老化车内部嵌入电源插座,电源插座的表面与老化车的台面相平齐。该专利的老化车功能简单,并不能满足不同机型设备不同负载的老化测试需求,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使用不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集成老化车,将产品输入电源、输出加载、关键控制电路集成设计到现有工装车上,双风道负载散热设计,保障负载安全有效,避免设备过热燃烧,克服环境温度居高不下的状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集成老化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上设有多层置物架,车架的顶面设有机柜,所述机柜内设有多个负载箱,机柜的两端侧面分别设有进风风机,机柜中部顶面设有抽风机,机柜的正侧面上内嵌有负载控制开关面板和总电源接口,所述负载控制开关面板上设有与负载箱对应的负载开关,每层置物架的正侧面上内嵌有产品输入输出插座面板,所述产品输入输出插座面板上设有多个产品电源插座和多个产品负载插座,所述总电源接口分别连接进风风机、抽风机和产品电源插座,所述产品负载插座连接负载箱。
所述总电源接口通过输入空气保护开关分别连接进风风机、抽风机和产品电源插座。
所述产品负载插座通过负载空气保护开关连接负载箱。
所述负载开关包括多组不同负载档位的负载档位开关。
所述负载档位开关包括100W负载档位开关、200W负载档位开关、300W负载档位开关、500W负载档位开关和1KW负载档位开关。
所述机柜的后侧面上均布有负载安装孔。
所述车架的底面设有滚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将产品输入电源、输出加载、关键控制电路集成设计到现有工装车上,双风道负载散热设计,保障负载安全有效,避免设备过热燃烧,克服环境温度居高不下的状况。
2、双风道设计,实现热气上排,达到最佳散热效果,创造最佳老化环境。抽风机可根据需求设置多个,使得散热效果更加。
3、集成老化车的总电源接口采用SA120拔插式接口并通过输入空气保护开关保护,提高人员工作效率,避免人员触电,保护电源产品及老化车安全。
4、多组电源产品的产品负载插座适应不同机型电源线,灵活通用,降低成本。
5、多组负载箱分别设置负载空气保护开关,起到保护电源产品及老化车安全的作用。
6、负载空气保护开关后端设置多组模拟负载电阻,每组电阻量可调,实现100W、200W、300W、500W、1KW五个负载档位可选,通过控制单独或叠加负载档位实现不同小功率段电源产品对集成老化车兼容使用,提高设备利用率。
7、车架的底面设有滚轮,便于老化车载着待检测产品移动到任意所需位置。
8、在电源产品制造过程中减少搬运浪费,提高老化人员工作效率,改善老化环境,充分利用生产现有的空间,提高生产设备利用率,降低电源产品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集成老化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集成老化车上机柜的透视图;
图3为集成老化车内部电路整体连接示意图;
图4为负载箱内部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中,1、车架,2、置物架,3、机柜,4、负载箱,5、进风风机,6、抽风机,7、负载控制开关面板,8、总电源接口,9、产品输入输出插座面板,10、产品电源插座,11、产品负载插座,12、输入空气保护开关,13、负载空气保护开关,14、负载安装孔,15、滚轮,16、待检测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280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子制作设备
- 下一篇:烧麦整形吹气装置及整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