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用净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25165.1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1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姚蔼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淳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周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312 | 代理人: | 周雅卿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 净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用净水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人均占有淡水资源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世界上人均占有水资源最贫乏的13个国家之一,水源极为紧张。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相配套的环境治理设备明显不足,造成大量水源的污染,水源的污染程度普遍较高。家庭饮用水多是直接来自市政自来水,市政供水系统通常运行时间比较长,储水输水设备老化比较严重,同时针对水源的状况自来水在进入供水系统前都要进行处理,一般都有铁锈、余氯等气味。为此,人们可能会使用桶装纯净水,但这样水通常容易形成二次污染,并且使用也不方便,主要是服务不及时,同时费用也比较高,且一般只能供饮用,不便于作他用。
于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家用的净水设备,据统计,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家用净水器的普及率已达70%以上。随着我国人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家庭现在或正在准备购买家用净水器。而购买的净水器往往只能安装于室内某个固定的地方,不能同时实现家庭多个地方用水的需求,如若需要在其他室内用水的地方也使用净水器,则需要另购净水器,成本过高,使用不方便,具有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家用净水装置,用于带有外螺纹的自来水龙头上,实现家用自来水的过滤使用,过滤效果显著,提高家庭用水的卫生、安全,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且结构精巧简单,使用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家用净水装置,包括净水装置本体,所述净水装置本体为上端和下端皆带有开口的圆柱体,所述净水装置本体上端开口处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净水装置本体的内螺纹往下设有漏斗形的导流腔,所述导流腔包括位于上方的环形的导流斜板、纵向设置的圆筒状的导流竖板和由所述导流竖板围成的纵向的导流主通道,所述导流斜板的外圆周与所述净水装置本体的本体侧壁连接,所述导流斜板的内圆周与所述导流竖板连接,所述本体侧壁、所述导流斜板与所述导流竖板为一体成型件,所述导流斜板与所述本体侧壁的上端的第一夹角为钝角,所述导流斜板与所述导流竖板之间的第二夹角为钝角;
所述导流竖板与所述本体侧壁之间还设置有纵向的圆筒状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外表面的任意位置设有若干周向分布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本体侧壁刚性连接,所述分隔板与导流竖板之间设置有纵向的第一导流分通道,所述第一导流分通道为环形通道,所述分隔板与本体侧壁之间设置有纵向的第二导流分通道,所述第二导流分通道为环形通道,所述导流主通道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导流分通道的底部相通,所述第一导流分通道的顶部与所述第二导流分通道的顶部相通;
设有一横向的圆形的分隔底板,所述分隔底板位于所述导流主通道、第一导流分通道和第二导流分通道的下方,所述分隔底板与所述分隔板连接,所述分隔底板与所述分隔板为一体成型件;
还设有一漏斗形的引流腔,所述引流腔位于所述分隔底板的下方,所述引流腔与所述第二导流分通道相通,所述引流腔包括引流斜板、引流竖板和由所述引流竖板围成的引流主通道,所述引流主通道与所述净水装置本体的下端开口相通;
所述导流主通道设有主过滤层,所述第一导流分通道设有第一过滤层,所述第二导流分通道内设有第二过滤层。
进一步地说,所述主过滤层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PP棉层、颗粒活性炭层、压缩活性炭层和RO反渗透膜层;所述第一过滤层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RO反渗透膜层、压缩活性炭层、颗粒活性炭层和PP棉层;所述第二过滤层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PP棉层、颗粒活性炭层、压缩活性炭层、RO反渗透膜层和后置活性炭层。
进一步地说,所属净水装置本体的直径为3-7cm且高度为5-10cm;所述导流主通道的内径为1-3cm;所述第一导流分通道的宽度为0.5-1cm;所述第二导流分通道的宽度为0.5-1cm;所述引流主通道的内径为1-2cm;所述导流主通道的下端与所述分隔底板之间的距离为0.5-1.5cm,所述引流主通道的上端与所述分隔底板之间的距离为0.5-1.5cm。
进一步地说,所述分隔板到轴心的距离大于所述导流竖板到轴心的距离。
进一步地说,所述导流斜板的上表面的半径方向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导流槽,每一所述导流槽皆由所述导流斜板的外圆周延伸至所述导流斜板的内圆周。
进一步地说,所述引流斜板的上表面的半径方向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引流槽,每一所述引流槽皆由所述引流斜板的外圆周延伸至所述引流斜板的内圆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淳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淳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251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电机房电缆旋转支架
- 下一篇:墙裙板封沿型材(JW‑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