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路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24276.0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4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彭艺;王明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路灯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路灯系统,属于节能路灯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光控模块、传感模块、延时模块、亮度调节模块和灯簇单元;光控模块与传感模块通过一个与门相连,与门的输入端分别为光控模块和传感器模块,输出端与灯簇单元相连,灯簇单元还与延时模块、亮度调节模块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节能路灯系统在由单一的光源控制的基础上加入了人流量车流量的人性化的因素条件,使得路灯系统的电力消耗大大减少,即在充分考虑到人性化的基础上实现了路灯的节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路灯系统,属于节能路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城市的发展以及农村街道的建设,主要街道的路灯设施越来越完善。路灯在农村的街道主要是由人为控制的启动与熄灭,定时的点亮与熄灭便失去了路灯作为照亮行人和车辆的意义,给人带来了许多的不方便;路灯在城市比较发达的地区会出现整夜不熄灭的现象,从而导致了大量的电力资源的浪费。因此,路灯的智能化的设计应该更趋向于人性化,节能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路灯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LED路灯系统单一的由光源来控制其工作状态反而忽略了人流量或车流量与LED路灯的工作状态之间的关系,即在人流量或车流量较少的情况下,LED路灯一直保持着最亮的工作状态从而导致了电力资源浪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路灯系统,包括光控模块33、传感器模块34、延时模块35、亮度调节模块36和灯簇单元37;
所述光控模块33与传感器模块34通过一个与门38相连,与门38的输入端分别为光控模块33和传感器模块34,输出端与灯簇单元37相连,灯簇单元37还与延时模块35、亮度调节模块36相连接。
所述传感器模块34通过行人或车辆的触发从而发生电平高低的变化来相应的控制灯簇单元37的开闭状态。
所述传感器模块34包括红外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所述灯簇单元37包括人行道路灯、车行道路灯;红外传感器均匀的间隔设置在人行道路上,压力传感器均匀的间隔设置在车行道路上。
如图1所示,红外传感器Ⅰ1、红外传感器Ⅱ3、压力传感器Ⅰ2、压力传感器Ⅱ4属于传感器模块34;人行道路灯Ⅰ11、人行道路灯Ⅱ21、车行道路灯Ⅰ12、车行道路灯Ⅱ22属于灯簇单元37;
红外传感器Ⅰ1、红外传感器Ⅱ3均匀的间隔设置在人行道路上;压力传感器Ⅰ2、压力传感器Ⅱ4均匀的间隔设置在车行道路上,人行道路灯Ⅰ11、人行道路灯Ⅱ21、车行道路灯Ⅰ12、车行道路灯Ⅱ22设置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所述的路灯系统是在红外传感器Ⅰ1和压力传感器Ⅰ2所控制的人行道路灯Ⅱ21和车行道路灯Ⅱ22的情况下组成的系统。在白天的情况下,由于光控模块33工作状态为低电平,即为0,而包括红外传感器Ⅰ1和压力传感器Ⅰ2的传感器模块34在由行人或车辆触发后的工作状态为高电平,即为1,两者分别与与门38的两个输入端相连接,则此时与门38的输出端为低电平,即为0,则包括人行道路灯Ⅱ21和车行道路灯Ⅱ22的灯簇单元37的工作状态为低电平,即路灯为熄灭状态。此时延时模块35和亮度调节模块36均同与门38的输出端相连,即处于非工作状态;在夜晚的情况下,首先光控模块33的工作状态电压为高电平,即为1。在行人或车辆对传感器模块34进行触发后,其工作状态电压为高电平,即为1。光控模块33和传感器模块34均以高电平的工作状态与与门38的两个输入端相连,输出端38的电平状态为1,此时的灯簇单元37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同时延时模块35和亮度调节模块36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242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