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阳角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23810.6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8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祥;刘雪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康源装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9/02 | 分类号: | E04F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墙体护角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阳角。
背景技术
阳角通常是指凸出来的墙角,如走道转弯处两堵墙形成的夹角或者建筑物外部突出的四角以及门窗洞口与墙面的夹角,是建筑的构造之一。目前室内装潢中墙角、瓷砖的包边结构多采用金属条切削成45°再通过勾缝剂如水泥进行粘接,最后通过粘合剂将包边结构粘合于墙角。
授权公告号为CN203034714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墙体阳角护角结构,包括呈一定夹角的两翼片。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阳角功能单一,不能满足人们对阳角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阳角,这种多功能阳角上设有挂钩,能满足日常人们所需的挂置需求,不需要额外买挂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阳角, 包括L形安装板,L形安装板包括第一保护板、与第一保护板垂直连接的第二保护板,在第一连接板上开设一凹面槽,滑动连接于第一保护板上用于启闭凹面槽槽口的盖板,凹面槽内铰接一能隐藏于盖靠近凹面槽一侧的挂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阳角上设有便于悬挂物件的挂钩,且在不需要使用挂钩时,能将挂钩藏于阳角内,以防人们不小心撞到挂钩上;当需要使用挂钩时,只需要滑动盖板,旋出挂钩,简单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L形安装板包括多段插接在一起的保护节,每个保护节均包括第一保护板和第二保护板,且并不是所有保护节均设有凹面槽和挂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阳角的拆装,且插接这种配合形式能将单个保护节所受的外拉力分力至相连保护节,从而增大每个保护节的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的侧壁上开有便于滑动盖板来启闭凹面槽的操作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人们对盖板的滑动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保护节在第一保护板和第二保护板夹角较小一侧开开设有用于更好地将保护节固定在墙角上的固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第一保护板和第二保护板与粘合剂之间接触面积,增大阳角的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保护节上的第一保护板和第二保护板夹角较大一侧设有荧光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夜晚室内没有开灯时,不熟悉室内阳角位置的人们很容易撞上阳角,容易受伤,而荧光贴可在夜晚对人们起到一个指示作用,防止人们撞伤。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节上的第一保护板和第二保护板夹角较大一侧设有温度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很直观的了解到当时室内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节上的第一保护板和第二保护板夹角较大一侧设有水平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阳角时,为安装人员提供一个指示,而且当阳角不需要而被拆卸下来时,还能用作水平尺单独使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这种插接式阳角不仅拆装方便,而且设有多种功能,比如隐藏式挂钩、夜晚指示功能、温度检测功能、水平检测功能,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整体爆炸示意图;
图2为特殊保护节远离墙体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特殊保护节的第一保护板部分剖面示意图,用以展示明槽、暗槽、挂钩等部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4为特殊保护节靠近墙体一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L形安装板;11、第一保护板;12、第二保护板;13、固定孔;2、下保护节;3、上保护节;4、中间保护节;41、特殊保护节;411、明槽;412、暗槽;413、滑槽;414、盖板;415、操作槽;416、固定块;417、挂钩;42、凹面槽;5、插接头;6、插接槽;7、荧光贴;8、温度计;9、水平尺。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康源装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康源装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238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电池生产热循环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动力电池组间接液冷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