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实验室通风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16975.0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6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刘继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继云实验室家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5/02 | 分类号: | B08B1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44229 | 代理人: | 朱林辉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实验室 通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室设备器材,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实验室通风柜。
背景技术
通风柜是实验室通风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使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吸入或咽入一些有毒的、可致病的或毒性不明的化学物质和有机体、实验室中应有良好的通风。为阻止一些蒸气、气体和微粒(烟雾、煤烟、灰尘和气悬体)的吸收,污染物质须用通风柜、通风罩或局部通风的方法除去。
CN201620700886公开了一种改进型通风柜,包括左侧板、右侧板、挡板和工作台,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安装在工作台的左右两端,挡板安装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挡板的前后侧分别设有玻璃门以及导流板,左侧板、右侧板、挡板、工作台、玻璃门以及导流板围成一个腔室,抽风机的吸气端伸入腔室内、其排气端伸出腔室外,鼓风机的出风口设置在腔室内、其进风口设置在腔室外,该专利CN201620700886,减少对实验人员视觉的干扰,确保实验人员人身安全,不影响实验结果,但该专利201620700886通过人工来判断毒气是否泄漏来决斗玻璃门的开闭,延长了毒气泄漏的时间,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且只采用一个抽风机对毒气进行换气,抽气时间较长,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实验室通风柜,其能够通过控制拉窗的开闭,在毒气泄漏时,第一时间对通风柜进行封闭,使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且对工作台内的毒气进行换气,抽气能力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实验室通风柜,包括上柜体和下柜体,所述上柜体与下柜体通过工作台连接,所述上柜体顶部设有通风装置以及拉窗装置,所述通风装置包括第一通风管道、第二通风管道、集风罩以及吸风机,所述集风罩顶部连接有四通管的第一端,四通管的第二端连接有第一通风管道,四通管第三端和第四端分别连接有两个第二通风管道的一端,第二通风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中空腔,中空腔设置于工作台的两侧,工作台顶部上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以及中空腔上分别设有吹风机,所述工作台一侧设有毒气传感器,毒气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于PLC控制器COM端输入端,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吸风机以及拉窗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电动机驱动器的输入端,电动机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有阻尼电动机。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电动机驱动器,从而控制阻尼电动机的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拉窗装置包括阻尼电动机、滑轨、滚轮以及拉窗,所述工作台两侧分别设有两条滑轨,每条滑轨上分别设有两个滚轮,四个滚轮分别固接于拉窗的四个角落上,其中一个滚轮上设有阻尼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通风管道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吸附层以及滤毒层。
作为优选:所述吸附层为活性炭层,所述滤毒层为玻璃纤维层。通过活性炭层的吸附作用将毒气吸附,通过玻璃纤维层有效地阻挡毒气溶胶的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下柜体底部设有拉窗开关,所述拉窗开关通过继电器与PLC控制器连接。拉窗开关通过继电器反馈电信号至PLC控制器中,PLC控制器控制阻尼电动机的转动,从而驱使拉窗升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毒气传感器的感应作用,将信息反馈至PLC控制器中,通过PLC控制器控制阻尼电动机转动,从而控制拉窗的开闭,在毒气泄漏时,第一时间对通风柜进行封闭,使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且通过安装板以及中空腔上的吹风机,对工作台内的毒气进行换气,抽气能力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验室通风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验室通风柜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验室通风柜的拉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验室通风柜的拉窗装置的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验室通风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继云实验室家具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继云实验室家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169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