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光效LED灯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16735.0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50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卢福星;刘荣土;赖瑞茶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普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光效 led 灯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于一种LED灯管,特别是指一种高光效LED灯管。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常见的LED灯管大多以低电压高电流提供LED灯管中的LED激光灯珠,所以容易发生一颗不亮全不亮的情况,此外,若要长距离的设置LED灯管时,因低电压高电流的关系所以一组LED灯管中的LED激光灯珠数量有限,无法无限制地设置,平均数两仅只有15-20颗,若要增长则必须利用多组的LED灯管连接,例如:一般90伏特电压,150毫安电流大,供5组LED灯管使用,分5路,一串28毫安、一串32毫安、一串27毫安…不一致,电流效益低,由此可见,传统的LED灯管在电子器件规格提高、成本相对提高,另外输出端,电流大,电流上转化就大,电流效益低,电容成本高。
是以,如何解决习知结构的问题,即为相关业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所在。是以,如何解决习知结构的问题,即为相关业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系提供一种高光效LED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散热灯座、一装设于所述散热灯座之基板,所述基板至少设置50颗以串联电性连接之LED激光灯珠以及一电性连接所述基板,并以高电压输入低电流输出激发各所述激光灯珠之恒流驱动模块,于所述散热灯座上装设一供屏蔽所述基板之灯罩。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散热灯座内侧界定一固定装设所述基板之固定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散热灯座外侧界定一固定装设所述灯罩之安装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散热灯座更包括一外部散热座,其内部形成一供装设所述散热灯座之容置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恒流驱动模块包括:一交流滤波模块、一整流滤波模块、一启动模块、一辅助供电模块、一控制模块、一储能模块、一输出电压模块及一输出电流模块,所述交流滤波模块及所述整流滤波模块接收外部交流电源,整流滤波产生脉动的直流电压因启动模块连接于所述整流滤波模块输出端并开启电压,前述启动模块电压大于控制模块启动的门限电压时,控制模块启动工作并通过控制模块以驱动储能模块并进行开关操作改变导通占空比控制储能模块,以储能模块的储能时间并控制输出端所述LED激光灯珠之电压,所述控制模块输出电压信号通过启动模块,控制模块供电改为辅助绕组通过辅助供电模块进行稳压,之后供启动模块进行充电,其中所述输出电压模块经滤波后得到取样电压并送入控制模块内部检测端,电压高于内部基准电压时控制模块导通时间减少,而输出电流模块两端产生的电压降并通过且进行滤波后送入控制模块内部检测端,当电压高于内部基准电压时控制模块导通时间减少,最后输出低电流于所述基板并激发各所述LED激光灯珠。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恒流驱动模块以高电压输入低电流输出直流电压到400V以上。
藉由直接在基板上设置至少50颗以串联电性连接之LED激光灯珠,利用恒流驱动模块以高电压输入低电流输出让每一颗激光灯珠激发后的色温一致性一样,寿命一样,发光效率最高,电流上转化小,电容成本低。此外,本实施例中,电源为大于400V的高压输出,可有效的增加效率并且减少热能产生,藉由高压低电流以串接方式连接,让电流传输一致,提高灯珠的一致性跟工作效率,藉以减少纹波并有效的将纹波去除,减少频闪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光效LED灯管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高光效LED灯管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高光效LED灯管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恒流驱动模块之方块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LED灯管 ...... 1
散热灯座 ......10
固定槽 ......100
安装槽 ......102
基板 ......11
恒流驱动模块 ......12
交流滤波模块 ......120
整流滤波模块 ......121
启动模块 ......122
辅助供电模块 ......123
控制模块 ......124
储能模块 ......125
输出电压模块 ......126
输出电流模块 ......127
灯罩 ......13
LED激光灯珠 ...... 14
外部散热座 ......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普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普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167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设备微波源智能处理装置
- 下一篇:LED显示装置及其用于增亮的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