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梁底阴角及浇筑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9075.3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4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沈伟;吴铁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中迅拓铝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0 | 分类号: | E04G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胡辉,黄国亮 |
地址: | 528138 广东省佛山市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梁底阴角 浇筑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梁底阴角,还涉及一种浇筑单元。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铝模板浇筑单元中,梁底阴角用于连接梁模板和墙体模板,然而,由于现有的阴角模板两侧延伸出两边线50mm后,并没有与梁侧模板或/和墙端模板连接固定,具体请看图1和图2。由于上述情况,现铝合金模板施工过程中存在梁底阴角与两侧墙端模板搭接位置容易出现胀模及漏浆问题。为此,需要一种新的梁底阴角及浇筑单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梁底阴角,还提供一种浇筑单元。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梁底阴角,包括横截面为L状的铝模板,所述铝模板包括第一侧铝板和与第一侧铝板垂直的第二侧铝板,所述第一侧铝板的自由一端折弯后形成第一板,第二侧铝板的自由一端折弯后形成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第二侧铝板平行,所述第二板和第一侧铝板平行,所述第一侧铝板的两端分别布置有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侧铝板的两端分别布置有至少两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上分别布置有一排固定连接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铝模板内部布置焊接有两个加强筋后将铝模板分成位于中部的第一空间以及位于第一空间两端的第二空间,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分布在相应的第二空间范围内,所述固定连接孔分布在第一空间范围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强筋与其最近的铝模板端面之间的距离为65mm,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分别其最近铝模板端面之间的距离为25mm
浇筑单元,包括梁模板、墙体模板、两块梁侧模板、两块墙端模板以及梁底阴角,所述梁底阴角通过螺栓穿过第一板上的固定连接孔后与梁模板的下端连接,所述梁底阴角通过螺栓穿过第二板上的固定连接孔后与墙体模板的上端连接,所述梁底阴角的两端延伸出梁模板后通过螺栓分别穿过相应的第一连接孔与两块梁侧模板连接,所述梁底阴角的两端延伸出墙体模板后通过螺栓分别穿过相应的第二连接孔后与两块墙端模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后实现梁底阴角和梁侧模板的连接,通过螺栓穿过第二连接孔后实现梁底阴角和墙端模板的连接,防止出现胀模及漏浆问题。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铝合金模板的浇筑单元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梁底阴角和墙端模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梁底阴角和梁侧模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梁底阴角和墙端模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梁底阴角和梁侧模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梁底阴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
参照图3~图5,梁底阴角,包括横截面为L状的铝模板,所述铝模板包括第一侧铝板11和与第一侧铝板11垂直的第二侧铝板12,所述第一侧铝板11的自由一端折弯后形成第一板13,第二侧铝板12的自由一端折弯后形成第二板14,所述第一板13和第二侧铝板12平行,所述第二板14和第一侧铝板11平行,所述第一侧铝板11的两端分别布置有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孔15,所述第二侧铝板12的两端分别布置有至少两个第二连接孔16,所述第一板13和第二板14上分别布置有一排固定连接孔17。所述铝模板内部布置焊接有两个加强筋10后将铝模板分成位于中部的第一空间以及位于第一空间两端的第二空间,所述第一连接孔15和第二连接孔16分布在相应的第二空间范围内,所述固定连接孔17分布在第一空间范围内。所述加强筋10与其最近的铝模板端面之间的距离为65mm,所述第一连接孔15和第二连接孔16分别其最近铝模板端面之间的距离为2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中迅拓铝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中迅拓铝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90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调整拱顶结构模板支撑架立杆标高的工具
- 下一篇:铝模阴角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