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8860.7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1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汤利梅;高耀宗;冯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9/05 | 分类号: | E04G9/05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张仕婷 |
地址: | 214072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模板,属于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建筑行业中,通常会使用浇筑用建筑模板进行水泥造型浇筑,建造建筑物的墙、屋顶等。现有技术中,建筑模板多以木质、竹质和钢质模板为主。木质和竹质模板虽然质量较轻,但是不耐酸、水的腐蚀,使用寿命很短,导致其消耗量较大。钢质模板相比于木质和竹质模板虽然结构强度大、不易损坏,但是钢质模板质量较大不易搬运、脱模困难,不利于现场修改规格,且成本很高,极易锈蚀。
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塑料实心或空心建筑模板,以解决不耐腐蚀、现场修改规格难及使用寿命短等问题。然而,塑料实心建筑模板成本依然很高,且质量重,塑料空心建筑模板则存在结构强度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建筑模板,其减轻了质量、耐腐蚀,且保证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模板,包括模板主体、通孔、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加强件;所述模板主体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模板主体两侧设有加强件;所述通孔贯穿模板主体前后两侧;
所述每个通孔中设置若干组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为交叉间隔设置,每一根第一加强筋和一根第二加强筋为一组。
所述通孔为正方形通孔,均匀分布于模板主体上。
所述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沿着正方形通孔的径深方向交叉间隔排列。
所述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的宽度相等。
所述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的宽度为5-10mm。
所述正方形的通孔边长为16-20mm。
所述模板主体、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均为PVC材料。
所述加强件为网状玻璃钢加强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有效,使用PVC模板主体,减轻了建筑模板的重量,降低了成本,且耐腐蚀,模板设置正方形通孔的中空结构,进一步减轻了重量,正方形通孔内对角线交错且间隔设置一体成型的PVC加强筋,交错间隔设置的加强筋与模板形成三角形受力结构,与普通连续的加强筋相比减轻了一半重量,且保证了模板的结构强度,模板主体外侧面上设耐腐蚀的玻璃钢网状部件,进一步提高了模板的结构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模板主体;2、通孔;3、第一加强筋;4、第二加强筋;5、加强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建筑模板,包括模板主体1、通孔2、第一加强筋3、第二加强筋4、加强件5;所述模板主体1上设有若干个通孔2,模板主体1两侧设有加强件5;所述通孔2贯穿模板主体1前后两侧;
所述每个通孔2中设置若干组第一加强筋3和第二加强筋4;所述第一加强筋3和第二加强筋4为交叉间隔设置,每一根第一加强筋3和一根第二加强筋4为一组。
所述通孔2为正方形通孔,均匀分布于模板主体1上。
所述第一加强筋3和第二加强筋4沿着正方形通孔2的径深方向交叉间隔排列。
所述第一加强筋3和第二加强筋4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一加强筋3和第二加强筋4的宽度为5-10mm。
所述正方形的通孔2边长为16-20mm。
所述模板主体1、第一加强筋3和第二加强筋4均为PVC材料。所述加强件5为网状玻璃钢加强件。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88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竹结构模板
- 下一篇:新型路桥防撞墙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