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满液式蒸发器的蒸发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8842.9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6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陆明华;张春明;金莉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萃隆精密铜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00 | 分类号: | F28F1/00;F28F13/00;F28F21/08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6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满液式 蒸发器 蒸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管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满液式蒸发器的蒸发管。
背景技术
如业界所知,在制冷、空调工程以及能源与动力工程等领域普遍涉及液体在管束外表面蒸发的制冷系统机组和空调系统机组,并且对于大型的中央空调离心机组大都采用满液式蒸发器。由于铜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因而满液式蒸发管通常使用铜管。为了增大换热面积,提高换热系数,通常以挤压轧制方式或焊接方式在铜管外壁形成翅片(习惯称外翅片),并且在铜管内壁轧制出内翅片。
以轧制方式在铜管外壁形成外翅片的例子在公开的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如CN1092327C(混合制冷剂用传热管)、CN2365635Y(传热管)、CN2539948Y(断续齿内螺纹无缝高效传热管)、CN100365369C(蒸发器热交换管)、CN102425972A(一种热交换管)、CN103063072(一种热交换管)、CN201034432Y(高翅片热交换管)和CN2740988Y(热交换器用铜及铜合金无缝高翅片管),等等;以焊接方式在铜管外形成翅片的例子如CN205300349U(纵向开孔型翅片管)和US2667337(波纹形绕片管),等等。
较适合于作为满液式蒸发器使用的蒸发管的例子如CN2911555Y(满液式蒸发器用蒸发管)、CN201034436Y(双重强化的蒸发用传热管)、CN101782344B(一种双面强化换热管)、CN103047891B(网状外表面的降膜蒸发管)、CN104006579B(一种蒸发器用的高效热交换管)和CN105300155A(蒸发管),等等。
进而如业界所知,由于以焊接方式在铜管外壁形成翅片会产生管体与翅片根部(翅根)之间的接触热阻,因而并不受到业界的器重。以轧制方式即以机械挤压加工方式在铜管外壁形成翅片可以消除前述的接触热阻,但是得到的翅片及凹槽尺寸的均匀性无法满足业界之预期,因此由挤压加工方式得到的蒸发管难以体现满液蒸发的传热性能的最大化。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既可消除与管体外壁之间的接触热阻而藉以保障良好的换热性能,又能在管体外壁形成毛细结构而藉以保障在使用过程中以产生众多的汽化核心来提高核态沸腾进而改善传热系数,并且还能体现良好的尺寸均匀性而藉以发挥传热性能的最大化效果的满液式蒸发器的蒸发管。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满液式蒸发器的蒸发管,包括管体,在该管体的内壁上构成有螺旋内齿,特征在于在管体的外壁上依次构成有第一毛细结构层和第二毛细结构层,第一毛细结构层和与管体构成一体结构,而第二毛细结构层与第一毛细结构层构成一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毛细结构层的厚度为0.18-0.22mm,而所述的第二毛细结构层的厚度为0.38-0.42mm。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层由细铜粉颗粒烧结构成,所述的第二毛细结构层由粗铜粉颗粒烧结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细铜粉颗粒的目数为800-1000目,所述粗铜粉颗粒的目数为300-500目。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管体为铜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在管体的外壁上构成有与管体结合为一体的第一毛细结构层并且在第一毛细结构层外构成有第二毛细结构层,因而在管体与第一、第二毛细结构层之间不会产生接触热阻,得以保障良好的换热性能;之二,由于第一、第二毛细结构层具有丰富的毛细孔穴,因而在使用状态下能产生众多的汽化核心来提高核态沸腾进而提高传热系数;之三,由于第一、第二毛细结构层分别由细、粗铜粉颗粒构成,因而尺寸均匀性得以保障,可发挥传热的最大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满液式蒸发器的蒸发管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见图1和图2,示出了管体1,在该管体1的内壁上通过轧制方式构成有螺旋内齿11,管体1为铜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萃隆精密铜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萃隆精密铜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88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刺绣的防盗荷包
- 下一篇:一种带有破壳装置的拐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