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臂架泵车的臂架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8038.0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2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吉特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白莹;于正河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臂架泵车 连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泵车臂架连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臂架泵车的臂架连接装置,包括轴、台阶、卡槽、弹性挡圈、台阶缺口、轴卡板、第一臂架、第二臂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四杆连杆机构和油缸,台阶的外侧端面与轴的外侧端面平齐,轴的另一端环轴开有凹形结构的卡槽,弹性挡圈卡在卡槽内,第一臂架和第二臂架的铰接端部均开有与轴匹配的孔,台阶上对称开有两个台阶缺口,第一臂架上与轴的台阶内侧面相接触的臂架侧面上焊接固定有两个轴卡板,第一臂架、第二臂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组成四杆连杆机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降低配合连杆的重量,增加连杆的刚度,其整体结构设计简单,经济成本低,原理科学,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应用环境友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泵车臂架连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臂架泵车的臂架连接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臂架泵车的、结构紧凑、轻型的臂架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行业的发展,臂架泵车的设计水平、制造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其中臂架与臂架之间的连接通常采用轴连接,在轴端用卡板、螺钉来固定轴,固定工序繁琐;臂架与臂架之间的相对运动通过四杆连接机构和轴实现,由于四连杆机构在运动过程中,连杆在某些位置会覆盖在轴的两端外侧,所以轴的长度过长、固定轴的卡板和螺钉均会占用较大空间,使得连杆都要相应加大,既增加连杆重量又降低刚性;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减小重量降低成本,臂架泵车的轻量化设计是行业内一直追求的目标。因此,寻求设计一种臂架泵车的臂架连接装置,采用带有台阶和卡槽的轴将臂架与臂架之间连接起来,用弹性挡圈和轴卡板分别实现轴向和圆周方向的定位,操作方便简单,使整个臂架系统结构紧凑、重量降低,增强连杆机构的刚度,在保证可靠性的同时避免连杆与轴之间的运动干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设计一种臂架泵车的臂架连接装置,以克服传统连接方法工序繁琐、费时费力的缺陷,解决传统连接结构占用空间大导致连杆重量大刚性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臂架泵车的臂架连接装置,其主体结构包括轴、台阶、卡槽、弹性挡圈、台阶缺口、轴卡板、第一臂架、第二臂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四杆连杆机构和油缸;轴为不锈钢材质,轴的一端设有与轴成一体的环轴结构的台阶,台阶的外侧端面与轴的外侧端面平齐,轴的另一端环轴开有凹形结构的卡槽;弹性挡圈的结构尺寸与卡槽相匹配,弹性挡圈卡在卡槽内,第一臂架和第二臂架的铰接端部均开有与轴匹配的孔,轴穿过第一臂架的孔和第二臂架的孔将第一臂架和第二臂架铰接在一起,弹性挡圈与台阶一起将第一臂架和第二臂架沿轴向卡紧;台阶上对称开有两个台阶缺口,第一臂架上与轴的台阶内侧面相接触的臂架侧面上焊接固定有两个轴卡板,轴卡板的位置与台阶上的两个台阶缺口的位置相对应,便于轴将第一臂架和第二臂架相铰接后两个轴卡板分别卡在两个台阶缺口内,实现轴与第一臂架的圆周方向定位;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在第一臂架上,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臂架上,第一臂架、第二臂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组成四杆连杆机构;油缸与第二连杆相连,油缸运动带动第二连杆和第一连杆相对运动,同时实现第一臂架和第二臂架的展开和收拢。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轴穿过第一臂架的孔和第二臂架的孔,使第一臂架侧面上的两个轴卡板卡在台阶上的两个台阶缺口内,在卡槽内卡上弹性挡圈,轴的长度在满足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短以避免干涉,这种固定连接结构占用空间小,从而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结构紧凑、减少重量,同时增加刚性;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在第一臂架上,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臂架上,油缸与第二连杆相连,油缸运动带动第二连杆和第一连杆相对运动,同时实现第一臂架和第二臂架的展开和收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轴端自带台阶,减少安装程序,卡槽与弹性挡圈配合固定,提高固定安装效率,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降低配合连杆的重量,增加连杆的刚度;其整体结构设计简单,经济成本低,原理科学,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应用环境友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面原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吉特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吉特重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80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循环试验接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疗器械旋转清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