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地下电磁波信号的A-Scan数据的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7792.2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1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蔡正杰;赖明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光华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3/38 | 分类号: | G01V3/38;G01V3/12;G01R19/25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88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201822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地下 电磁波 信号 scan 数据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波数据处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地下电磁波信号的A-Scan数据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城市以及乡镇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的趋势下,公路、桥梁等基础交通设施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广。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这些基础设施由于各种原因会出现各种病害,如裂缝、下沉、脱空、变形等,容易造成各种交通事故,因此公路、桥梁等基础交通设施的状况调查和护养愈显重要。同时由于规划与建设的不同步,在布置和建设地下管道、电缆、排水系统等地下设施时,常会遇到与其它工程设施冲突的问题。
传统地下信号扫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收到目标之外的杂波干扰信号,其中包括了天线与天线之间的直达波、空气与介质界面的反射回波等,而且这些信号有时甚至比目标的信号更强,从而会导致目标信号被杂波干扰信号所掩盖,致使无法检测和识别目标。因此在对目标进行成像检测之前,如何有效的抑制干扰信号,从而达到增强目标信号的目的,成为至关重要的一步。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根据直达波在频率波数域中的特性,从频率波数域中滤除直达波。由于该算法在对直达波抑制的同时也会对目标的信号进行一定的衰减,再对目标信号进行适当增益放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地下电磁波信号的A-Scan数据的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诉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地下电磁波信号的A-Scan数据的处理系统,包括:数字系统,所述的数字系统包括:接收天线、取样门、A/D系统、数据缓存系统、控制中心、外围取样电路、等效取样控制电路、模数转换控制电路、数据缓存系统、GPR/PC接口控制电路、PC通信电路、脉冲源、发射天线、供电电路,所述的供电电路包括D/C电路I、D/C电路II、电流采样电路I、电流采样电路II、控制电器电路I、控制电器电路II、电压采样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天线与取样门相连接,所述的取样门与A/D系统相连接,所述的A/D系统与数据缓存系统相连接,所述的模数转换控制电路、等效取样控制电路、脉冲源与控制中心相连接,所述的等效取样控制电路与外围取样电路连接,所述的外围取样电路与取样门连接,所述的模数转换控制电路与A/D系统双向连接,所述的数据缓存系统与控制中心双向连接,所述数据缓存系统与GPR/PC接口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的GPR/PC接口控制电路与PC通信电路连接,所述的脉冲源与发射天线连接,所述的供电电路与控制中心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D/C电路I、电流采样电路I相连与控制器电路I相连依次相连,所述的控制器电路I与DC/DC电路I相连,所述的DC/DC电路II、电流采样电路II与控制器电路II依次相连,所述的控制器电路II与DC/DC电路II相连,所述的控制器电路I和电流采样电路II与电压采样电路相连,所述的电流采样电路和电压采样电路与控制中心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种新型地下电磁波信号的A-Scan数据的处理系统,本新型地下电磁波信号的A-scan数据的处理架构可以明显抑制地下电磁波中的干扰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的数字系统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的供电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工作流程、使用方法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地下电磁波信号的A-Scan数据的处理系统,包括:数字系统,所述的数字系统包括:接收天线(1)、取样门(2)、A/D系统(3)、数据缓存系统(4)、控制中心(5)、外围取样电路(6)、等效取样控制电路(7)、模数转换控制电路(8)、数据缓存系统(9)、GPR/PC接口控制电路(10)、PC通信电路(11)、脉冲源(12)、发射天线(13)、供电电路(14),所述的供电电路14包括D/C电路I(14.1)、D/C电路II(14.2)、电流采样电路I(14.3)、电流采样电路II(14.4)、控制电器电路I(14.5)、控制电器电路II(14.6)、电压采样电路(14.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光华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光华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77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