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可双向调节式缓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7490.5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3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孙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比德希减震阻尼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44 | 分类号: | F16F9/44;F16F9/34;F16F9/3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王俊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双向 调节 缓冲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可双向调节式缓冲器。
背景技术
缓冲器,是在不影响工业设备运行性能前提下,消除为增大生产效率,提高运行速度产生的冲击、震动、噪音、保证安全,优化生产环境。现有技术中的缓冲器无法对振激管进行双向调节,进而无法双向调节油液的阻尼,造成产品使用有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可双向调节式缓冲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可双向调节式缓冲器,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内设置有振激管,所述振激管的左端设置有振激管底座,所述振激管底座外端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振激管左端相对位置的底座压盖;所述振激管的右端依次设置有轴承和尘封护套;所述振激管内设置有活塞头和活塞,所述活塞头和活塞通过轴杆与活塞杆一端连接,所述活塞杆另一端贯穿所述轴承和尘封护套,并延伸至所述缸体外与缸帽连接;所述振激管在位于所述活塞的一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节流孔,所述振激管在位于所述活塞的另一侧壁上设置有一回油孔;所述节流孔与回油孔之间的缸体内壁上形成有回油槽;所述轴承与缸体之间设置有海绵;所述轴承在位于所述尘封护套的一侧内嵌入有油封,所述尘封护套在位于所述缸体外端一侧内嵌入有尘封;其中,所述轴承在位于所述缸体的外端部分设置为第一台阶结构,所述缸帽上设置有第二台阶结构,所述第一台阶结构与所述第二台阶结构之间设置有弹簧;在所述第一台阶结构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缸体连接的用于调节所述振激管右端相对位置的调节套。
进一步的,所述振激管底座与所述振激管之间通过紧定螺钉连接,所述底座压盖与所述缸体之间设置有三合体挡圈,所述振激管底座与缸体之间设置有第一O型密封圈,所述振激管与所述振激管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二O型密封圈,所述轴承与所述缸体之间设置有第三O型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缸体的左侧设置了底座压盖,右侧设置了调节套,通过分别调节底座压盖和调节套可以双向调节振激管的相对位置,这样就可以双向调节油液的阻尼,可以适应不同的场合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涉及一种新型可双向调节式缓冲器,包括缸体1,所述缸体1内设置有振激管2,所述振激管2的左端设置有振激管底座3,所述振激管底座3外端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振激管2左端相对位置的底座压盖4;所述振激管2的右端依次设置有轴承5和尘封护套6;所述振激管2内设置有活塞头10和活塞11,所述活塞头10和活塞11通过轴杆19与活塞杆18一端连接,所述活塞杆18另一端贯穿所述轴承5和尘封护套6,并延伸至所述缸体1外与缸帽8连接;所述振激管2在位于所述活塞11的一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节流孔15,所述振激管2在位于所述活塞11的另一侧壁上设置有一回油孔17;所述节流孔15与回油孔17之间的缸体内壁上形成有回油槽;所述轴承5与缸体1之间设置有海绵12;所述轴承5在位于所述尘封护套6的一侧内嵌入有油封13,所述尘封护套6在位于所述缸体1外端一侧内嵌入有尘封14;其中,所述轴承5在位于所述缸体1的外端部分设置为第一台阶结构,所述缸帽上设置有第二台阶结构,所述第一台阶结构与所述第二台阶结构之间设置有弹簧25;在所述第一台阶结构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缸体1连接的用于调节所述振激管2右端相对位置的调节套7。
使用时,外部动力通过缸帽8驱动活塞杆18向左移动,活塞杆18推动活塞11向左移动,弹簧25压缩,活塞11左端内腔部分的油发生挤压,此时油液沿着通过振激管2上开设有节流孔15进入到振激管2与缸体1内壁的间隙,然后通过回油孔17进入活塞11的右端腔体内,油液的油压阻力逐渐增大,使得活塞11的两端油压变化幅度变小,直到活塞11两侧腔体内的油压平衡。当外部动力撤销后,活塞11在弹簧25的作用下,向右移动,活塞11左端的油腔增大,油压减小,其右端的油液从回油孔17排出,并通过节流孔15进入活塞11左端,并且在弹簧25的弹力作用下,推动活塞11复位。
本实用新型设计要点在于,在缸体1的左侧设置了底座压盖4,右侧设置了调节套7,通过分别调节底座压盖4和调节套7可以双向调节振激管2的相对位置,具体的方式为改变底座压盖4或者调节套7与缸体1之间的相对位置后就可以调整振激管2在缸体内的位置,这样就可以双向调节油液的阻尼,可以适应不同的场合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比德希减震阻尼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比德希减震阻尼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74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非对称环形腔的量子环形器
- 下一篇:宽带脊传输线耦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