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压电流互感器端子外移套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4073.5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9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朱亮;韦莉;齐红旭;刘志;王岩;孙秋淞;孙福玲;陆晓光;杨冬;王琳雪;宗晓辉;杨彬;冯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亮 |
主分类号: | H01F27/04 | 分类号: | H01F27/04;H01F27/29;H01F27/28 |
代理公司: |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21225 | 代理人: | 赵月娜 |
地址: | 121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 电流 互感器 端子 套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流互感器安装用配件,特别是一种低压电流互感器端子外移套件。
背景技术
低压电流互感器安装在低压配电柜固定位置侧,接线端子靠近内侧背板处。当电流母线排穿过低压电流互感器中间孔洞后,会挡住互感器接线端子。这给工作人员拆装低压电流互感器接线端子的螺丝时带来麻烦,影响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容易发生错误接线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可靠的低压电流互感器端子外移套件,从根本上解决现有低压电流互感器接线端子的螺丝拆装不便的问题,方便计量人员操作,显著提高工作效率,防止错误接线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压电流互感器端子外移套件,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扣装在低压电流互感器的接线端子侧表面的半开放式壳体,所述半开放式壳体对应低压电流互感器的接线端子的位置设有通孔Ⅰ,并在所述通孔Ⅰ处安装环形金属接线柱Ⅰ,所述半开放式壳体对应远离低压电流互感器的接线端子的一端设有通孔Ⅱ,并在所述通孔Ⅱ处安装环形金属接线柱Ⅱ,所述环形金属接线柱Ⅰ和环形金属接线柱Ⅱ位于半开放式壳体内侧的端部之间连接有导线,所述环形金属接线柱Ⅰ内表面为光面且利用螺丝Ⅰ压紧固定在低压电流互感器的接线端子上,所述环形金属接线柱Ⅱ内表面设有螺纹,并利用螺纹连接有用于连接固定外接引线的螺丝Ⅱ。
上述的低压电流互感器端子外移套件,所述半开放式壳体由与低压电流互感器的接线端子侧表面平行的覆盖面、与覆盖面两侧连接的用于夹持低压电流互感器两侧的两个夹持面组成,所述覆盖面上设有对应低压电流互感器中心孔洞的通孔Ⅲ,以不防碍穿设电流母线排。
上述的低压电流互感器端子外移套件,所述半开放式壳体的两个夹持面的端部对应设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之间设有连接线,以加强夹持效果。
上述的低压电流互感器端子外移套件,所述环形金属接线柱Ⅰ、环形金属接线柱Ⅱ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一一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使用时,半开放式壳体扣装于低压电流互感器上,利用螺丝Ⅰ将环形金属接线柱Ⅰ和低压电流互感器的接线端子连接固定,然后利用螺丝Ⅱ将外接引线与环形金属接线柱Ⅱ连接固定,从而实现将互感器的接线端子转移到外侧,方便计量人员拆接线检查,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避免了视觉阻隔造成的错误接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面图;
图3是图1的仰视图;
图4是图1的左视图。
图中:1.低压电流互感器、101.接线端子、2.半开放式壳体、201.覆盖面、202.夹持面、203.通孔Ⅲ、204.穿线孔、3.环形金属接线柱Ⅰ、4.环形金属接线柱Ⅱ、5.导线、6.螺丝Ⅰ、7.外接引线、8.螺丝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该低压电流互感器端子外移套件,具有用于扣装在低压电流互感器1的接线端子101侧表面的半开放式壳体2,所述半开放式壳体2对应低压电流互感器的接线端子101的位置设有通孔Ⅰ,并在所述通孔Ⅰ处安装环形金属接线柱Ⅰ3,所述半开放式壳体2对应远离低压电流互感器的接线端子101的一端设有通孔Ⅱ,并在所述通孔Ⅱ处安装环形金属接线柱Ⅱ4,所述环形金属接线柱Ⅰ3和环形金属接线柱Ⅱ4位于半开放式壳体2内侧的端部之间连接有导线5,所述环形金属接线柱Ⅰ3内表面为光面且利用螺丝Ⅰ6压紧固定在低压电流互感器的接线端子101上,所述环形金属接线柱Ⅱ4内表面设有螺纹,并利用螺纹连接有用于连接固定外接引线7的螺丝Ⅱ8。
本实施例中,所述半开放式壳体2由与低压电流互感器的接线端子101侧表面平行的覆盖面201、与覆盖面201两侧连接的用于夹持低压电流互感器1两侧的两个夹持面202组成,所述覆盖面201上设有对应低压电流互感器1中心孔洞的通孔Ⅲ203,以不防碍穿设电流母线排,通孔Ⅲ203设有向低压电流互感器1中心孔洞延伸的内沿,以防止导线5经过低压电流互感器1中心孔洞,与电流母线排发生干涉。所述半开放式壳体2的两个夹持面202的端部对应设有穿线孔204,所述穿线孔204之间设有连接线(图中省略),以加强夹持效果。所述环形金属接线柱Ⅰ3、环形金属接线柱Ⅱ4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一一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亮,未经朱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40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