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蔬菜有机基质型无土栽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3315.9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5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曾维银;李武高;黄文;万秀娟;楚晓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市蔬菜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俞晓明 |
地址: | 450015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蔬菜 有机 基质 无土栽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蔬菜有机基质型无土栽培装置,属于无土栽培领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栽培效率低,且基质槽大小无法根据栽培植物的种类进行调节,以及占地面积大的问题。包括基质槽、分隔板、支撑柱、第一支撑杆、出口、滴灌管、滴箭和第二支撑杆;基质槽通过至少两个该分隔板将该基质槽分隔成至少两个第一基质槽,培养基质放置在该第一基质槽内,且该分隔板与该基质槽内部活动连接;该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连接在该支撑柱上,该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在该基质槽上,进液管贯穿所述容腔与所述出口连接。所述滴灌管至少包括两个,滴灌管的一端连接出口,滴灌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滴箭,滴箭插入培养基质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土栽培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蔬菜有机基质型无土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无土栽培是指不用传统土壤,而用其它物质代替土壤培养植物的方法,一般可分为水培、雾(气)培、基质栽培。随着科技水平进步,无土栽培技术在国内迅速推广。基质栽培是无土栽培中推广面积最大的一种方式,是将作物的根系固定在有机或无机的基质中,通过滴灌或细流灌溉的方式,供给植物营养液。
目前专利申请号为:201420650974.X,公开了一种基质无土栽培装置,包括基质槽,储液部,培养基质和支撑部。基质槽为顶部有栽培孔的盖板和一个侧面开口,底部和其余三面封闭的槽状结构,其侧面开口的位置为导流槽内营养液溢液孔,溢出液回收进入营养池中;基质槽的底部,沿纵向且与开口一侧垂直设置有导流槽;储液部放在基质槽内,出液部上设置有空隙,培养基质放入储液部空隙内;支撑部位于基质槽的底部。
但是该基质无土栽培装置的植物根部会发生串接,当一株植物根部得病时会传染给其他,从而较低栽培效率;且基质槽大小无法根据栽培植物的种类进行调节,以及占地面积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蔬菜有机基质型无土栽培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栽培效率低,且基质槽大小无法根据栽培植物的种类进行调节,以及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蔬菜有机基质型无土栽培装置,包括基质槽、分隔板、支撑柱、第一支撑杆、出口、滴灌管、滴箭、第二支撑杆和进液管;
所述基质槽通过至少两个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基质槽分隔成至少两个第一基质槽,培养基质放置在所述第一基质槽内,且所述分隔板与所述基质槽内部活动连接;
所述支撑杆至少包括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基质槽上,且所述支撑柱内部具有容腔,所述进液管贯穿所述容腔与所述出口连接;
所述滴灌管至少包括两个,所述滴灌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出口,所述滴灌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滴箭,所述滴箭插入所述培养基质内;
所述第二支撑杆至少包括两个,且所述第二支撑杆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所述第二支撑杆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滴灌管上。
较佳地,所述基质槽内壁上开有凹槽,所述分隔板卡合在所述凹槽中,以实现所述分隔板与所述基质槽内部活动连接。
较佳地,还包括水泵、营养液箱;
所述水泵的进液口连接所述营养液箱的出液口,所述水泵的出液口连接所述进液管的进液口,所述进液管的出液口连接所述出口。
较佳地,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外壁上对称地设置有两个底座。
较佳地,所述营养液箱底部设置有软管。
较佳地,所述软管上带有刻度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市蔬菜研究所,未经郑州市蔬菜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33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