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着色粘着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2319.5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18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荒添铁也;安斋刚史;仓田雄一;高田耕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琳得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J7/22 | 分类号: | C09J7/22;C09J7/30;C09J133/08;C09J193/04;C09J157/02;C08J7/04;C09D167/00;C09D7/61;C08L6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晶;谢顺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着色 粗面化层 粘着剂层 剥离膜 树脂膜 相反侧 着色层 粗糙度曲线要素 本实用新型 粘结剂树脂 因数 无机颗粒 动摩擦 结构面 卷对卷 设计性 石墨片 适宜性 薄型 卷取 加工 | ||
1.一种着色粘着膜,其为保护石墨片的着色粘着膜,其具备:
剥离膜;
粘着剂层,其被设置于所述剥离膜的表面;
树脂膜,其被设置于所述粘着剂层的与所述剥离膜相反侧的表面;
着色层,其被设置于所述树脂膜的与所述粘着剂层相反侧的表面;以及
粗面化层,其含有无机颗粒和粘结剂树脂,具有粗糙度曲线要素的平均高度Rc为0.5μm以上、相对于所述剥离膜的动摩擦因数为2以下的结构面,且被设置于所述着色层的与所述树脂膜相反侧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色粘着膜,其中,所述结构面具有1%以上50%以下的60°镜面光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色粘着膜,其中,所述粘结剂树脂含有聚酯树脂或聚酯氨酯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色粘着膜,其中,所述无机颗粒含有二氧化硅颗粒或硫酸钡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色粘着膜,其中,所述着色层含有聚酯树脂或聚酯氨酯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色粘着膜,其中,所述着色层被着色为黑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色粘着膜,其中,所述粘着剂层、所述树脂膜、所述着色层以及所述粗面化层中的至少一层含有着色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色粘着膜,其中,所述粘着剂层的厚度为1μm以上5μm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色粘着膜,其中,所述树脂膜的厚度为1μm以上6μm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色粘着膜,其中,所述粗面化层的厚度为0.5μm以上10μm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色粘着膜,其中,所述无机颗粒的平均粒径为50nm以上10μm以下。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色粘着膜,其中,所述结构面相对于所述剥离膜的动摩擦因数为0.5以上1.5以下。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色粘着膜,其中,所述结构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1μm以上1.0μm以下。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色粘着膜,其中,所述结构面的粗糙度曲线要素的平均高度Rc为0.5μm以上5.0μm以下。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色粘着膜,其中,所述结构面的10点平均粗糙度Rzjis为1.0μm以上9.0μm以下。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色粘着膜,其中,所述剥离膜的下表面的粗糙度曲线要素的平均高度Rc为500nm以下。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色粘着膜,其中,所述着色粘着膜被形成为长片状。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色粘着膜,其中,所述粘着剂层、所述树脂膜、所述着色层以及所述粗面化层,被粘贴于设置于电子部件内部的石墨片的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琳得科株式会社,未经琳得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231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着色粘着膜
- 下一篇:一种用于包裹电池的易撕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