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定支架钢针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1132.3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0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孙雅妮;何丹;胡三莲;周玲;李迪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60 | 分类号: | A61B17/6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针 中间部 护套 内螺纹孔 外螺纹 适配 本实用新型 钢针组件 固定支架 右端部 左端部 骨外固定 外套部件 旋紧连接 尖锐部 手术后 磕碰 划伤 旋紧 裸露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定支架钢针组件,包括钢针和护套;所述钢针包括中间部、左端部和右端部,所述中间部两端设外螺纹或内螺纹孔,所述左端部和右端部与中间部连接部分分别设与所述中间部两端相适配的内螺纹孔或外螺纹;所述护套内设与中间部相适配的内螺纹孔或外螺纹。本实用新型能有效的减少骨外固定手术后钢针的磕碰问题,在取消钢针的尖锐部的同时,还提供了保护的护套,使病人不至于被钢针划伤。钢针和护套是适配的,能有效的固定旋紧连接,不会有脱落的情况。还提供了一种外套住钢针裸露部分,并在内嵌部分旋紧相连的外套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固定支架组件。
背景技术
骨外固定技术是利用外固定架对骨进行固定的一种治疗手段。此技术的基本特点是将内置物钢针或钢钉经皮肤和软组织穿过骨结构,然后再通过连杆和固定夹将裸露于皮肤外的内置物彼此连接起来,以达到固定骨的目的。现有的钢针由于要穿骨,因此相对较尖锐,在病人术后恢复时也必须一直固定在病人四肢处,当病人需要挪动或行走时,及其容易磕碰到钢针的尖锐部,不仅有可能刺伤病人,还有可能在磕碰到钢针时影响病人的骨恢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有效减少骨外固定手术后刚针磕碰的固定支架钢针组件。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固定支架钢针组件,包括钢针和护套;所述钢针包括中间部、左端部和右端部,所述中间部两端设外螺纹或内螺纹孔,所述左端部和右端部与中间部连接部分分别设与所述中间部两端相适配的内螺纹孔或外螺纹;所述护套内设与中间部相适配的内螺纹孔或外螺纹;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为:
优选的,所述护套为圆柱形;
优选的,所述护套为硅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护套硅胶材质内含夜光粉;
优选的,所述护套外表面设硅胶手感油层;
优选的,所述护套的颜色有多种;
优选的,所述护套的颜色包括红色、蓝色、绿色、黄色、橙色、紫色、白色、黑色等;
优选的,所述护套设内嵌螺纹适配部和外套钢针部;
优选的,所述护套为硅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护套为柱形空腔护套,柱形空腔内径与左端部或右端部直接匹配;
优选的,所述护套含夜光粉材质。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有效的减少骨外固定手术后钢针的磕碰问题,在取消钢针的尖锐部的同时,还提供了保护的护套,使病人不至于被钢针划伤。钢针和护套是适配的,能有效的固定旋紧连接,不会有脱落的情况。还提供了一种外套住钢针裸露部分,并在内嵌部分旋紧相连的外套部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夜光型护套,当病人在夜晚需要挪动时,能让病人能快速看到骨科固定支架的所在位置,避免在光源不足的情况时磕碰到固定支架,进一步的,考虑到部分色弱或色盲病人的需求,将护套设计成多种颜色,使在有相近色容易混淆的情况下,如护套和被子的颜色是色盲或色弱病人无法区别的颜色时,病人能方便的看到护套位置,避免磕碰到固定支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固定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钢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护套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未经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11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残粘连残留取肌瘤袋
- 下一篇:植骨外架以及骨外固定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