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头缝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99218.7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8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蒋冠森;李凌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锐健马斯汀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6 | 分类号: | A61B1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统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3 | 代理人: | 阎晓辉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段 嵌套结构 缝合线 接头缝 指缝 本实用新型 并列结构 缝线 套在 线身 打结 并行排列 方便操作 顺序连接 线头 接头处 与操作 多股 花型 辨别 美观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头缝线,缝线为多股缝线,包括缝线段A和缝线段B,缝线段A与缝线段B的接头处为顺序连接的嵌套结构Ⅰ、并列结构和嵌套结构Ⅱ,嵌套结构Ⅰ是指缝线段A套在缝线段B的线身中,并列结构是指缝线段A与缝线段B并行排列,嵌套结构Ⅱ是指缝线段B套在缝线段A的线身中。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接头缝线能将多根缝合线连接形成一根缝合线,该缝合线可以具有不同的颜色和花型,用于识别、指示和标记;接头固定牢靠、美观、易于使用;能有效的减少打结接头等方法易留有的线头,方便操作者的辨别与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缝线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接头缝线。
背景技术
单根缝线基于其生产技术的限制,往往只能有一种质地或花型,难以在缝线上体现出不同的颜色、花型等特征供识别。现有的单根缝合线接头技术通常为简单的打结,打结会导致缝线力学性能的大幅下降,且造成打结处膨大、细度不匀等外观缺陷,因此实际很少使用,也导致了目前使用的单根连续缝线只有单一质地或花型。
同根缝线首尾相接能够形成环状结构以供使用,现有的由一根缝线的2个自由端接头形成线环,通常使用粘合剂、熔融粘合或打结固定,同样容易造成固定不牢、固定处膨大、线环细度不匀、力学性能降低、影响美观等缺陷。
专利CN101466315提供了一种熔接缝线环,即用超声波能量对缝线材料进行局部加热,从而将其焊接或熔接在一起。虽然其固定牢靠,美观,但其加热能量难以控制且对缝线材料有严格的限制,能够应用的领域有限。
因此,研究一种牢靠、美观、易于使用的接头缝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固定不牢、影响美观、影响缝线力学性能的缺陷,提供一种牢靠、美观、易于使用的接头缝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接头缝线,缝线为多股缝线,包括缝线段A和缝线段B,缝线段A与缝线段B的接头处为顺序连接的嵌套结构Ⅰ、并列结构和嵌套结构Ⅱ,所述嵌套结构Ⅰ是指缝线段A套在缝线段B的线身中,所述并列结构是指缝线段A与缝线段B并行排列,所述嵌套结构Ⅱ是指缝线段B套在缝线段A的线身中。两缝线段相互穿入穿出形成的嵌套结构增大了接头的牢固程度,增强缝线的力学性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一种接头缝线,所述缝线段A和缝线段B为一根缝线上的两个连接自由端的线段,接头缝线为缝线环结构,所述一根缝线的直径为0.1~2mm。
如上所述的一种接头缝线,所述缝线段A与缝线段B分别为两根缝线上连接一自由端的线段,所述两根缝线的直径为0.1~2mm。
如上所述的一种接头缝线,分别与两根缝线的另一自由端连接的缝线段C和缝线段D相互接头形成的结构同缝线段A与缝线段B的接头处。
如上所述的一种接头缝线,分别与两根缝线的另一自由端连接的缝线段C和缝线段D相互接头形成叉环结构,所述叉环结构是指缝线段C套在自身的线身中形成环Ⅰ,缝线段D套在自身的线身中形成环Ⅱ,环Ⅰ的缝线穿过环Ⅱ的缝线线身,环Ⅱ的缝线穿过环Ⅰ的缝线线身。
如上所述的一种接头缝线,分别与两根缝线的另一自由端连接的缝线段C和缝线段D相互接头形成顺序连接的嵌套结构Ⅲ、8字结构和嵌套结构Ⅳ,所述嵌套结构Ⅲ是指缝线段C套在缝线段D的线身中,所述8字结构是指缝线段C穿过缝线段D的线身,所述嵌套结构Ⅳ是指缝线段D套在缝线段C的线身中。
如上所述的一种接头缝线,分别与两根缝线的另一自由端连接的缝线段C和缝线段D相互接头形成套环结构,所述套环结构是指缝线段C套在自身的线身中形成环Ⅰ,缝线段D套在自身的线身中形成环Ⅱ,环Ⅰ与环Ⅱ相互圈套。
如上所述的一种接头缝线,所有的自由端位于线身内或线身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锐健马斯汀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锐健马斯汀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992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