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用环氧树脂镶嵌电化学试样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97374.X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1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思彤;张开宇;南洪友;于丛洋;李路鑫;雷开超;贺庆剑;冀宏远;孙齐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 环氧树脂 镶嵌 电化学 试样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电化学腐蚀实验领域,尤其涉及实验用环氧树脂镶嵌电化学试样制备。
背景技术
三电极体系电化学试验方法是研究腐蚀最基本的实验手段。其中环氧镶嵌是研究电极制作常用的一种方法,在电极制作过程中,确保金属研究电极试样表面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试验中,将底面磨平的PVC套管放置于玻璃板上,焊好导线连接的金属电极试样放置于PVC套管的中间,通过调节导线使金属电极水平紧密接触于玻璃板,将配置好的环氧树脂倒入摆好的金属电极PVC套管内,24小时固化,即完成电化学试样的制备。在现有的试验中,倒入环氧时,金属电极受液体流动影响,易发生位置偏移,使金属电极表面不能处于水平,固化后不能保证金属电极既定面积,对实验造成较大误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改进装置,使在不影响实验进行的条件下,固定实验用环氧树脂镶嵌电化学试样,确保金属研究电极试样的表面积,使得实验的条件更加精确,结果更具有可信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验用环氧树脂镶嵌电化学试样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垂直支柱,玻璃板,夹子。玻璃板与底座镶嵌胶粘连接,底座边中心位置焊接连接垂直支柱,垂直支柱上水平连接固定夹,固定夹中心开有小孔。在进行金属研究电极镶嵌时,将底座水平放置于实验台上,将底面磨平的PVC套管放置于玻璃板上,焊好导线连接的金属电极试样放置于PVC套管的中间,将金属研究电极试样导线穿过水平固定夹中心小孔,通过调节导线使金属电极水平紧密接触于玻璃板,然后紧固夹紧导线,将配置好的环氧树脂倒入摆好的金属电极PVC套管内,24小时固化,即完成电化学试样的制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降低实验的操作难度,增加实验的精确性。另外,该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中,1为底座,2为玻璃板,3为垂直支柱,4为固定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够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在图1和图2中,将1底座水平放置于实验台上,2玻璃板胶粘镶嵌于底座内,将底面磨平的PVC套管放置于2玻璃板上,以防止试样制备过程中环氧树脂泄露。焊好导线的金属研究电极试样放置于PVC套管内,用4固定夹固定导线,以此调节金属研究电极试样位置,使金属研究电极试样底面与2玻璃板水平紧密接触,使金属研究电极试样制备完成后表面可以完整的露出镶嵌试样表面,从而保证金属研究电极既定的表面积。将配置好的环氧树脂倒入摆好的金属试件PVC套管内,24h后固化完成电化学试样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未经山东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973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