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爆的电芯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97225.3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6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任纯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系统电子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556;H01M10/6561 |
代理公司: | 镇江基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306 | 代理人: | 崔娟 |
地址: | 21213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爆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电芯支架,具体涉及一种防爆的电芯支架。
背景技术
电池包内,在单颗电芯发生爆炸时,电芯正极瞬间喷出卷芯,且产生高温高压,此时原有的电芯支架由于不具备泄爆槽,无法有效的将热量及压力排出,造成爆炸电芯周围及此爆炸电芯正极相对的电芯急剧升温,电芯受损甚至报废,整个电池包也会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防爆的电芯支架,提高模块、模组以及整个电池包的安全系数,同时,安装方便,具有良好的耐震动性能。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爆的电芯支架,包括上部支架、下部支架和支撑机构,所述上部支架包括上卡环、上连接板和上固定框架,上卡环为圆环形结构,两个上卡环纵向排列形成上卡环组,若干上卡环组横向依次排列的固定在上固定框架之中,相邻的两个上卡环组之间通过上连接板相连接;所述下部支架包括下卡环、下连接板、下固定框架和下底座,下卡环为圆环形结构,两个下卡环纵向排列形成上下环组,若干下卡环组横向依次排列的固定在下固定框架之中,相邻的两个下卡环组之间通过下连接板相连接,下卡环、下连接板和下固定框架均固定在下底座上;所述上卡环和下卡环的内径相等,下卡环的内壁上设有一圈橡胶垫圈,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均包括卡接板体,卡接板体为正方形结构、其四个边角处分别设有一个扇形结构的第一固定槽,四个第一固定槽分别与四个上卡环或四个下卡环固定连接,卡接板的中心处设有固定通道,上连接板的下表面和下连接板的上表面上均设有三个第二固定槽,第二固定槽均匀分别在固定通道的外缘处;
所述上部支架和下部支架相对设置,上卡接环和下卡接环一一对应,上固定框架和下固定框架之间通过螺栓加以固定,支撑机构固定在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机构主体、上卡接端子和下卡接端子,支撑机构主体为正四棱柱结构,支撑机构主体的四个侧壁向内凹陷形成圆弧形结构的定位槽,支撑机构主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插接通道,第一插接通道壁上镜像的设有两个第二插接腔,第二插接腔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调节腔,调节腔内通过弹簧固定一个调节端子,调节端子穿过调节腔壁可伸缩的设置在第二插接腔中;所述上卡接端子和下卡接端子均包括圆柱体结构的外卡接柱和内卡接柱,内卡接柱的外径大于外卡接柱的外径,内卡接柱与第一插接通道间隙配合,内卡接柱的外壁上设有两个调节板,内卡接柱插入式的设置在第一插接通道内,两个调节板分别设有在两个第二插接腔中,调节板的厚度h1小于第二插接腔的宽度L1,外插接柱与固定通道过盈配合,外插接柱上均匀设有三个第一固定凸块,第一固定凸块与第二固定槽过盈配合;支撑机构的上卡接端子和下卡接端子分别插入式的固定在上连接板和下连基本之间,支撑机构主体可延轴心进行可复位的转动。
上述一种防爆的电芯支架,其中,所述支撑机构主体内设有与其底部相连通的主通气通道,主通气通道上设有若干分别与四个定位槽相连通的支通气通道,所述下卡接端子上设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与主通气通道相连通,所述下底座上设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通过若干第三通道与第一通道相连通,第二通道用于向支撑机构主体内通入冷空气。
上述一种防爆的电芯支架,其中,所述橡胶垫圈的厚度为0.5-2mm。
上述一种防爆的电芯支架,其中,所述调节端子为圆柱体结构,调节端子上设有一圈限位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上部支架和下部支架拼接成型,若干支撑机构固定在两者之间,每个相对应设置的上卡环和下卡环之间用于卡接电芯,支撑机构主体可进行小幅度的转动,并可以在调节端子的作用下复位,稳定性好,减震性能好,第二通道向支撑机构主体内通入冷空气,能够有效使电芯降温,有效防爆,安全性能好;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模块、模组以及整个电池包的安全系数,同时,安装方便,具有良好的耐震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部支架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部支架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机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机构主体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A-A方向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上连接板/下连接板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系统电子科技(镇江)有限公司,未经系统电子科技(镇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972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