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包内部电芯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97214.5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3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任纯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系统电子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镇江基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306 | 代理人: | 崔娟 |
地址: | 21213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内部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电芯固定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软包动力电池的电池包内部电芯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日益减少,新能源在汽车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流行的动力电池用于电动车辆需要将电池模块化,但由于存在电池的连接方式、参数的一致性、环境温度的差异性等原因,使得电池模块存在以下缺点:一、电池在需要满足不同要求的情况时,同样的模块难以做到通用,需要开发更多款的模块满足不同的要求,大大增加的开发的成本;二、电池在生产或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后,对其进行更换或维护的成本增加。
专利“201621220550.5”公开了一种软包动力电池标准模块,其软包电池模块通过定位销以及卡扣两种结构固定电芯支架与支架前后端板以及电芯支架之间,模块结构强度增加,且结构相对简单,安装简便;但是由于其电芯通过电芯支架整体式进行固定,因此,当单个电芯出现问题时,必须整体拆包进行更换,容易对其余电芯造成损坏,费时费力,造成了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电池包内部电芯固定结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检修更换电芯,节约了成本。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池包内部电芯固定结构,包括垫板、背板、侧板和单体电芯支架;
所述单体电芯支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上支架和下支架均包括支架侧壁、支架顶板、前挡壁和后挡壁,支架侧壁为n形结构,支架顶板的数量至少为2 个,顶角顶板相互平行的固定在两个支架侧壁之间,前挡壁的数量为1个,前挡壁垂直的固定在两个支架侧壁之间、且位于支架侧壁的前端,后挡壁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后挡壁分别固定在两个支架侧壁的内壁上、且位于支架侧壁的后端,前挡壁上设有2个第一卡块和1个第二卡块,第二卡块位于前挡壁的中轴线上,2个第一卡块分别固定在第二卡块的两侧,后挡壁上设有圆柱体结构的定位柱,定位柱上设有外螺纹;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相对设置、两者之间形成电芯固定腔,上支架和下支架的前挡壁和后挡壁上均设有相互连通的固定孔,螺栓穿过固定孔将上支架和下支架固定成一体;
所述垫板的数量比单体电芯支架的数量多一个,垫板水平设置,相邻的两个垫板之间设置一个单体电芯支架,所述垫板的宽度L1大于单体电芯支架的宽度L2,侧板包括侧板主体,侧板主体上设有若干第二凸条,侧板垂直设置,第二凸条插入式的设置在两个垫板之间,长杆螺栓穿过垫板和第二凸条将垫板和侧板加以固定,背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垫板上、且位于单体电芯支架的后端,定位柱穿过背板、并与螺母锁紧固定;
所述支架侧壁上轴向设有若干长条形加强筋。
所述第一卡块包括第一卡块主体和设置在第一卡块主体上的第一凸条;所述第二卡块包括垂直固定在前挡壁上的固定板和垂直固定在固定板上的卡线板,卡线板为L形结构,上支架上的卡线板和下支架上的卡线板呈中心对称设置,上支架上的卡线板和下支架上的卡线板相互拼接形成第一走线腔,前挡壁上还设有第二走线腔,第一走线腔和第二走线腔均用于走线;
第一卡块的高度小于上支架或下支架的高度;
上支架上的卡线板向下延伸设置于上支架的下方,下支架上的卡接板向上延伸设置与下支架的上方。
上述一种电池包内部电芯固定结构,其中,所述垫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设有若干滚珠,滚珠的位置与支架侧壁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检修更换电芯,当单个电芯出现故障时,只需要拆开相应定位柱上的螺母,抽出单体电芯支架,对安装在其中的电芯进行维修或更换即可,方便快捷,节约了成本;
上支架上的卡线板和下支架上的卡线板相互拼接用于走线,拆装方便,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单体电芯支架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单体电芯支架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单体电芯支架前视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垫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系统电子科技(镇江)有限公司,未经系统电子科技(镇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972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