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危险化学品储罐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96755.6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1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和平 |
主分类号: | B65D90/48 | 分类号: | B65D90/48;B65D90/00;B01D46/10;B01D5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稷下***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危险 化学品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危险化学品储罐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化工生产中会用到各种危险化学品原料,如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光气等,为便于运输和使用,多由小型储罐(瓶)储存,为确保安全,在使用过程中罐内危险品一般要保持一定的残留量和压力。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压力储罐(瓶)使用时间超过12年必须强制报废,因为缺少专业的处置部门和设备,大量到期后的储罐无序存放形成一个个的危险源,虽然罐内危险品的残留量较少,但仍然存泄漏、燃烧、爆炸的可能。现有的危险化学品储罐的处理方式是采用遥控切割装置对化学储罐进行切割,切割过程中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并且有毒气体直接排放污染较为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危险化学品储罐切割过程中容易发生爆炸事故,并且污染性气体直接排放污染较为严重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危险化学品储罐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危险化学品罐处理装置,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侧壁安装有密封门,所述防护罩的顶部安装有负压管,所述防护罩的底部安装有升降底座,所述升降底座上固定连接放置平台,所述防护罩的内腔靠近放置平台的一侧通过支架安装有水刀装置,所述水刀装置上安装有遥控装置,所述防护罩的内腔远离放置平台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上开设有第一通风孔,所述第一分隔板的上端面放置有吸收过滤垫,所述防护罩的内腔顶部设置有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二分隔板上开设有第二通风孔,所述防护罩的内腔顶部安装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贯穿喷淋管与外部的高压水管连接,所述防护罩的侧壁安装有泄压阀。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的内壁安装有气体检测器,所述气体检测器通过导线与外部的显示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喷淋管远离高压水管的一端安装有雾化喷头。
优选的,所述吸收过滤垫的数量为不少于两层,且不少于两层的吸收过滤垫粘接在一起,所述防护罩的侧壁靠近吸收过滤垫处安装有侧开门。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的侧壁靠近第二分隔板处安装有排水阀。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危险化学品储罐处理装置,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防护罩和水刀装置,危险化学品储罐放置在防护罩中由水刀装置对其进行切割,切割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经吸收过滤垫初次过滤,喷淋管中喷出稀释液体对有害气体再次吸收过滤,最后由负压管将过滤后的气体排放至大气中,同时设置气体检测器对有害气体进行监控,使得整个处理装置更加的安全可靠,处理过程中无有害气体的排放,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危险化学品储罐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护罩、2升降底座、3放置平台、4密封门、5支架。6水刀装置、7第一分隔板、8第一通风孔、9泄压阀、10气体检测器、11吸收过滤垫、12第二分隔板、13第二通风孔、14喷淋管、15高压水管、16负压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危险化学品储罐处理装置,包括防护罩1,防护罩1的侧壁安装有密封门4,防护罩1的顶部安装有负压管16,防护罩1的底部安装有升降底座2,升降底座2上固定连接放置平台3,防护罩1的内腔靠近放置平台3的一侧通过支架5安装有水刀装置6,水刀装置6上安装有遥控装置,设置遥控装置使得操作者可远程控制水刀装置6对危险化学品储罐进行切割,降低了操作者风险,防护罩1的内腔远离放置平台3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分隔板7,第一分隔板7上开设有第一通风孔8,第一分隔板7的上端面放置有吸收过滤垫11,防护罩1的内腔顶部设置有第二分隔板12,第二分隔板12上开设有第二通风孔13,防护罩1的内腔顶部安装有喷淋管14,喷淋管14贯穿喷淋管14与外部的高压水管15连接,防护罩1的侧壁安装有泄压阀9,切割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经吸收过滤垫11初次过滤,喷淋管14中喷出稀释液体对有害气体再次吸收过滤,最后由负压管16将过滤后的气体排放至大气中,避免有害气体直接排放,更加的绿色环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和平,未经张和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967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热循环水系统(EY‑F650GL)
- 下一篇:防水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