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燃料切换阀用端塞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94827.3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5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胡永军;胡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永军 |
主分类号: | F16K11/10 | 分类号: | F16K11/1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捷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4327 | 代理人: | 杨连华 |
地址: | 425000 湖南省永州市冷***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燃料 切换 阀用端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双燃料导轨燃料切换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燃料切换阀用端塞。
背景技术
随着对车辆经济性和替代燃料经济性、环保性的关注,汽车制造商和改装市场转向更加经济、环保车辆,以便提高效率和节能环保,所以替代燃料或两用燃料或多种燃料的有效使用,需要传统燃料发动机相关部件的独特配置,其中用于更换两种燃料供料时,需要一种好的切换装置。现有技术中的一般单轨单喷系统,是在原汽车的喷轨和喷射器之前通过电磁阀等并联一套甲醇管路,结构简单、改装方面,但是汽油—甲醇之间不能实现完全转换,造成甲醇冷启动困难。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汽车燃料切换阀用端塞201510088541.9”能实现两种汽车燃料之间可靠切换、管路密封性好、阀芯活塞不飘移、工作稳定,使得二种燃料如甲醇、汽油,能够共用一个喷射器并性能可靠地为发动机供料。因为汽车燃料导轨、燃料管规格不同,安装空间不同,所以需要各种不同形状的汽车燃料切换阀,现有技术中的双燃料汽车燃料切换多通阀的阀腔多是固定设在阀座里,燃料管接口固定于阀座的左右两侧,适用范围窄。在有些汽车燃料管上的安装受限制;现有的技术中,因活动阀芯与阀腔的设计缺陷,切换时不够迅速易抖动,因密封不到位在切换时有微量混料,影响发动机点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阀座相配合后切换迅速,密封可靠,实现两种汽车燃料之间可靠切换的汽车燃料切换阀用端塞。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汽车燃料切换阀用端塞,依次包括端盖板、螺纹段、环形进油槽段、密封腔段,环形进油槽段表面开有多个径向进油孔,螺纹段与端盖板连接处设有外密封圈,在密封腔段的尾部设有内密封圈。
优选地,密封腔段内设有一端敞口的密封腔,密封腔的另一端为近似锥形的收口端。
所述径向进油孔与密封腔的收口端直接贯通,或者径向进油孔通过轴向进油孔与密封腔的收口端连接贯通,贯通处形成阀口。
当本端塞安装至燃料切换阀阀座时,阀座与本端塞密封配合,所述环形进油槽段内凹形成一个密封的环形空腔,环形空腔与一根或多根燃料管连通。
密封腔设有能移动的阀芯活塞,在压力燃料作用下,阀芯活塞能封堵住阀口或离开阀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密封腔可与阀座配合形成密封的阀腔,比设在阀座上的固定式阀腔在设计上的更灵活,即两个密封端塞安装在阀座顶面或阀座左右侧面,或一个安装在阀座一个侧面,一个安装在阀座顶面或加高的顶面,可灵活设置,以适应不同的安装空间需要;密封端塞外密封圈使端盖板与阀座有效密封,其内密封圈使其密封腔段与阀腔孔有效密封,这种双0型圈密封,起到双重密封的作用;环形进油槽段设计,只以使油从圆周的各向进入,设多个径向进油孔,进油快,切换迅速,工作可靠;端盖板、螺纹段、环形进油槽段、密封腔段四段式设计,螺纹段、环形进油槽段长度可根据阀座规格进行选用,密封腔段与阀座孔配合后,使得阀芯活塞的活动空间减少,阀芯活塞行程缩短,切换更迅速。
总之,本实用新型与阀座相配合后切换迅速,密封可靠,实现两种汽车燃料之间可靠切换;可灵活设置,以适应不同的安装空间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端盖板1、螺纹段2、环形进油槽段3、密封腔段4、外密封圈5、内密封圈6、密封腔7、轴向进油孔8、阀口9、环形空腔10、阀芯活塞1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照图1、2、3,本实施例依次包括端盖板1、螺纹段2、环形进油槽段3、密封腔段4,环形进油槽段3表面开有多个径向进油孔4,螺纹段2与端盖板1连接处设有外密封圈5,在密封腔段的尾部设有内密封圈6。密封腔段内设有一端敞口的密封腔7,密封腔7的另一端为近似锥形的收口端。所述径向进油孔4通过轴向进油孔8与密封腔的收口端连接贯通,贯通处形成阀口9。当本端塞安装至燃料切换阀阀座时,阀座与本端塞密封配合,所述环形进油槽段内凹形成一个密封的环形空腔10,环形空腔与一根或多根燃料管连通。
密封腔设有能移动的阀芯活塞11,在压力燃料作用下,阀芯活塞能封堵住阀口或离开阀口9。
实施例二
参照图4,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径向进油孔与密封腔的收口端直接贯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永军,未经胡永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948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