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自动玉米去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94132.5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5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忠;徐佳;李涛;梁春波;张亚田;胡国华;陈庆山;姚希勤;蒋洪蔚;闵丽;姜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 | 代理人: | 张果瑞 |
地址: | 15003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自动 玉米 去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玉米植株的修整装置。
背景技术
玉米去雄就是将玉米生长到一定时期去掉顶部雄穗,改变植株吸收和制造养分的输送方向,达到提早成熟3~5天,增加单产10%左右,现有多采用人工去雄,人工去雄去雄质量受去雄人员认识影响,一般种植户自己在去雄时,能够认真地按照技术要求做好去雄工作,但人工去雄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由于玉米植株的雄蕊位置较高,人工去雄时,作业工序较大,反复多次去雄容易使去雄人员疲劳,造成去雄不彻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自动玉米去雄装置。以解决现有人工去雄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由于玉米植株的雄蕊位置较高,人工去雄时,作业工序较大,反复多次去雄容易使抽雄人员疲劳,造成去雄不彻底的问题。
一种半自动玉米去雄装置包括半圆形壳体、转盘、去雄刀、上弧形转杆、下弧形转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限位块、转杆、弹簧、钢丝、电机、电池组、转轴、支撑杆及手柄;
半圆形壳体及第一连接杆水平设置,半圆形壳体外部与第一连接杆的一端相连接,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的上端相连接,且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相垂直,第二连接杆的上端设有固定环,第二连接杆的下端设有手柄,手柄上铰接设有压杆;
半圆形壳体内部中心设有转盘,电机、电池组通过支撑杆固定于半圆形壳体外部中心,电机与电池组相连接,在转盘的上部通过转轴与电机的电机轴相连接,转盘外侧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多个去雄刀;
上弧形转杆、下弧形转杆与半圆形壳体呈对向布置,且上弧形转杆与下弧形转杆的一端相连接,上弧形转杆位于半圆形壳体上壁下表面与转盘上表面之间,下弧形转杆位于半圆形壳体下壁上表面与转盘下表面之间,上弧形转杆与下弧形转杆连接处与转杆的一端相连接,转杆的另一端通过销钉与第一连接杆相连接,在半圆形壳体边缘与转杆之间设有限位块,在第一连接杆与转杆之间设有弹簧,且弹簧位于转杆中部,钢丝的一端固定于转杆中部,钢丝的另一端通过固定环固定于压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使用时,启动电机,使得去雄刀随转盘转动,然后压动手柄上铰接的压杆,使得钢丝拉动转杆,将相连接的上弧形转杆与下弧形转杆一同转开,将半自动玉米去雄装置置于玉米雄蕊位置,然后松开压杆,相连接的上弧形转杆与下弧形转杆一同闭合,将雄蕊带入装置内,旋转的去雄刀将雄蕊去除;
2、限位块的设置可保证相连接的上弧形转杆与下弧形转杆的位置始终固定,不会旋转至转轴处,损伤装置;通过弹簧的设置使得当松开压杆时,相连接的上弧形转杆与下弧形转杆可自动回位;
3、本装置对于玉米植株的雄蕊位置较高时,降低了人工去雄劳动强度,作业效率高,作业工序较小。
本实用新型用于一种半自动玉米去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半自动玉米去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的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之间的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1-2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半自动玉米去雄装置包括半圆形壳体1、转盘2、去雄刀3、上弧形转杆4、下弧形转杆5、第一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7、限位块8、转杆9、弹簧10、钢丝11、电机12、电池组13、转轴14、支撑杆15及手柄16;
半圆形壳体1及第一连接杆6水平设置,半圆形壳体1外部与第一连接杆6的一端相连接,第一连接杆6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7的上端相连接,且第二连接杆7与第一连接杆6相垂直,第二连接杆7的上端设有固定环7-1,第二连接杆7的下端设有手柄16,手柄16上铰接设有压杆;
半圆形壳体1内部中心设有转盘2,电机12、电池组13通过支撑杆15固定于半圆形壳体1外部中心,电机12与电池组13相连接,在转盘2的上部通过转轴14与电机12的电机轴相连接,转盘2外侧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多个去雄刀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未经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941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