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拉旋转隐形井盖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91068.5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79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汪明泉;杨胜文;陈晓伟;郭继舟;李少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朱宏伟,唐万荣 |
地址: | 43008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隐形 井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拉旋转隐形井盖。
背景技术
隐形井盖是在市政道路铺装、园路铺装等景观要求高的检查井上设置,市场上的隐形井盖一般是盖板式和合页式,这两种类型的隐形井盖的缺点主要为:开启容易造成隐形井盖上的铺装松动,影响美观和功能;盖板式隐形井盖井框与井盖分离,容易丢失;合页式隐形井盖开启井栓容易损坏,不耐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拉旋转隐形井盖,其结构简单,既满足隐形井盖美观的基本要求,又开启方便、平稳,降低开启时对井盖上的铺装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提拉旋转隐形井盖,包括井盖和与井盖配合使用的井框,所述井盖上设有开盖孔,所述井框包括外框,所述井盖设置在外框内,所述井盖上设有伸缩旋转组件,所述伸缩旋转组件一端与井盖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井框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旋转组件包括内杆和与内杆套接的外杆,所述内杆顶端与井盖固定连接,所述外杆底端与井框固定连接。这样,井盖可通过内杆和外杆的套接在井框内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内杆底端设有限位块,所述外杆顶端设有与限位块配合使用的限位钢圈。这样,井盖在上下运动中不至于与井盖脱离。
更进一步地,所述井盖上还设有竖向设置的行走轮,所述行走轮最低点低于井盖的下底面。这样,在井盖需要打开时,行走轮可以在地面滚动,减少工人的工作量。
进一步地,所述井框内还设有用于支撑井盖的内筒。
更进一步地,所述井框内还设有与行走轮配合使用的凹槽。
作为优选项,所述伸缩旋转组件设置在井盖的下底面边缘处,所述行走轮在井盖侧面与伸缩旋转组件对称设置。
作为优选项,所述伸缩旋转组件设置在内筒的外侧。
作为优选项,所述开盖孔有两个,所述两个开盖孔的连线过井盖的中心,且与伸缩旋转组件和行走轮连线垂直。
作为优选项,所述凹槽设置在外框上,所述行走轮在井盖关闭时设置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结构简单,主要结构伸缩旋转组件在井框内部,凹槽直接在井框钢板上开槽制成,没有增加隐形井盖占地面积和影响观感的结构,满足隐形井盖美观的基本要求;
2、采用伸缩旋转组件、走轮、凹槽的提拉旋转行走结构,开启方便、平稳,降低开启时对井盖上的铺装的影响;
3、可在制作厂制作,现场直接安装,不需现场加工,井框与井盖为一整体,安装便捷,不易丢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井盖关闭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井盖打开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井盖1(其中:开盖孔1.1)、井框2(其中:外框2.1、内筒2.2)、伸缩旋转组件3(其中:内杆3.1、限位块3.1.1、外杆3.2、限位钢圈3.2.1)、行走轮4、凹槽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4,一种提拉旋转隐形井盖,包括井盖1和与井盖1配合使用的井框2,所述井盖1上设有开盖孔1.1,所述井框2包括外框2.1,所述井盖1设置在外框2.1内,所述井盖1上设有伸缩旋转组件3,所述伸缩旋转组件3一端与井盖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井框2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旋转组件3包括内杆3.1和与内杆3.1套接的外杆3.2,所述内杆3.1顶端与井盖1固定连接,所述外杆3.2底端与井框2固定连接。所述内杆3.1底端设有限位块3.1.1,所述外杆3.2顶端设有与限位块3.1.1配合使用的限位钢圈3.2.1。所述井盖1上还设有竖向设置的行走轮4,所述行走轮4最低点低于井盖1的下底面。所述井框2内还设有用于支撑井盖1的内筒2.2。所述井框2内还设有与行走轮4配合使用的凹槽5。
所述伸缩旋转组件3设置在井盖1的下底面边缘处,所述行走轮4在井盖 1侧面与伸缩旋转组件3对称设置。所述伸缩旋转组件3设置在内筒2.2的外侧。所述开盖孔1.1有两个,所述两个开盖孔1.1的连线过井盖1的中心,且与伸缩旋转组件3和行走轮4连线垂直。所述凹槽5设置在外框2.1上,所述行走轮4在井盖1关闭时设置凹槽5内。
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时,具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需检查井井口尺寸确定井盖1和井框2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910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过液压装置实现平移翻转开启的自动井盖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救援锹